第一节掌握小说线索

第一节掌握小说线索

ID:23016558

大小:13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2

第一节掌握小说线索_第1页
第一节掌握小说线索_第2页
第一节掌握小说线索_第3页
第一节掌握小说线索_第4页
第一节掌握小说线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节掌握小说线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2、掌握小说线索,分析小说情节【教学目标】1.把握小说线索,理清小说结构。2.概括情节内容,分析情节作用。【考点解读】分析作品结构,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知识导学】一.判断小说的线索:一看内容,二看标题。(1)小说的线索安排①以人物为线索。如鲁迅作品《孔乙己》以"我"——一个咸亨酒店的"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②以事物为线索。即所谓的“物线法”。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等等。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变色龙》以警官奥楚篾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叶圣陶的

3、《多收了三五斗》即以“卖米”这个中心事件为线索。④以空间、时间或人物心理为线索……(2)小说线索安排的作用①可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②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3)小说的明线与暗线①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明线。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②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暗线。暗线则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二.小说的结构、构思(1)小说情节发展的阶段性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或按情节概括小说

4、段落内容)(2)小说叙事的顺序①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②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③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

5、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④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⑤平叙: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谓之为“花开数朵,各表一枝”,故又叫分叙。(3)其他构思①铺垫、悬念、伏笔;②前后对比衬托;③欲扬先抑(先扬后抑);④前后呼应;⑤戛然而止,“留白”……三.小说情节内容的概括命题时,往往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或从部分段落设置理解层次性的试题,其中最为典型的题目是概括故事情节,实现整体感知。

6、①注意时间、地点要分析清楚何

7、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根据时间的阶段性划分段落并概括小说情节。②注意情节的发展一定注意小说情节发展的阶段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根据故事的发展概括情节内容。③注意关键语句尝试寻找能够总括或暗示情节发展(或层次划分)的关键语句。④注意文章线索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段落层次四.小说情节作用的分析(1)小说情节的作用的分析角度①结构构思(情节发展)常用关键词: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制造波澜、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营造环境氛围、为下文作铺垫、设置线索、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结构严密、制造波澜、达成高潮、耐人寻味等等。②揭示主题(内容)常用关键词:说明……内容、揭示主旨、

8、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深化主题、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等等。③塑造人物形象常用关键词: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等。④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常用关键词:使用……的手法,达到了……的效果。(2)细节描写的作用①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追求、爱好,衬托人物心情、心理活动。②典型的细节可以营造一种氛围,推动情节的发展。③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可以暗示影射。④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五.关于小说的开篇和结局:小说开篇①巧设悬念;②铺垫伏笔;③欲扬先抑(先扬后抑)……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点明线索,呼应标题。⑤揭

9、示主题。……小说结局(1)出人意料的结局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又在情理之中。(2)悲剧结局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3)大团圆结局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

10、者的情感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