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ID:22890195

大小:211.7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1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整理_第1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整理_第2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整理_第3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整理_第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环境基础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窒庖並肚迴上的合理安排。环境管理: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为达到预期狂盧亘極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活动。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不正确的和人地关系自然观。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关系:1、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2、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3、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有共同的理论基础。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复合生态系统: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区域内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功能:生产

2、、生活、还原、信息传递。特征:人工性、脆弱性、可塑性、高产性、地带性和综合性。内部矛盾:1、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矛盾;2、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3、、水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4、物质生产的有限性和人口发展无计划性之间的矛盾。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两者的关系:区别:1、环境容量强调的是环境系统对其上自然和人文系统

3、排污的容纳能力.侧重体现和反映了环境系统的自然属性,即内在的自然秉性和特质。2、环境承载力则强调在环境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侧重体现和反映了环境系统的社会属性,即外在的社会秉性和特质。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其承载力的根源。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环境的容量,就没有环境的承载力。人地系统理论: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包括人类社会系统和地球自然物质系统。耗散结构理论原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过程正是靠因

4、为开放而不断向其内输入低熵能量物质和信息、产生负熵流而得以维持。公式:dS二dSi+dSedS<0协调共生型dS〉O人地冲突型dS=O警戒型及混沌型维持人地共生关系的重要条件:1.从外界输入负熵流:2.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公共物品性:指消费中的无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外部性:指某个经济单位的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经济发展预测:主要有能源消耗预测、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等。能源消耗预测: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能源消耗计算主要包括原煤、原油和天然气三项

5、。能源消耗弹性系数:规划期内能源消耗量增长速度与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方法:是指用来识别和度量各种项目方案或规划管理活动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系统方法。备选方案的费用•效益识别的步骤:1、明确目标2、提出问题3、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筛选4、备选方案的环境影响分析5、价值货币化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1、明确问题,简历层次结构分析模型2、对同一级的要素,根据评价尺度建立判断矩阵3、根据判断矩阵计算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4、计算综合重要度,确定评价方案的优先序,提供决策支持主要方法:(1)人力资本法或工资损

6、失法(2)机会成本法(3)影子工程法(4)防护费用法(5)恢复费用法经济净现值率:是方案净现值与全部投资现值之比,即单位投资现值的净现值。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①明确问题,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②对同一级的要素,根据评价尺度建立判断矩阵;③根据判断矩阵计算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④计算综合重要度,确定评价方案的优先序,提供决策支持.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

7、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环境规划的特征:1、整体性;2、综合性;3、区域性;4动态性;5、信息密集;6政策性强;7、环境规划的自适应性。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1、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2、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3、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原则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5、系统原则6、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7、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环境规划的类型:1.按规划期的长短: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规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经济制约型环境规划、协调型环境规划、制约型

8、环境规划。3.按照要素划分:大气、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及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按空间范围划分:分为国家、省区、县市各级环境环境目标。环境预测: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未来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质量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预测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主要侬据,代表污染趋势);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年度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