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总结

《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总结

ID:41877794

大小:4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4

《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总结_第1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总结_第2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规划与管理总结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一经济一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対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対人类自身活动和坏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要求。2.环境管理: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乂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3.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量就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这一作用的极限值即为

2、坏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坏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4.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系指对排放污染物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征收排污费,用于污染的治理。5.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坏境结构、坏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二、填空1.环境规划的任务a)全面常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b)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牛产力的合理布局c)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产链〃d

3、)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e)摘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f)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2.环境规划的目的在于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减少污染,防止资源破坏,从而保护人类生存、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一环境。(目的: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3.环境污染的本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过度干扰4.污染源评价需要确定两个特征数,即等标污染负荷、等标污染负荷比。5.坏境标准:坏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坏境质量、控制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

4、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体。6.环境容量(?)7.环境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环境保护投资分析、技术力量分析、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公民素质分析、控制对策分析。8.坏境规划按照坏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可以分为:经济制约型、环境制约型、协调型。9.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进行环境建设和管理的基木出发点和归宿。环境规划目标是通过环境指标体系表征的,环境指标体系是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环境因素构成的环境系统的整体反映。10.国家环保总局把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定义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

5、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11.循环经济(3空)(?)1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手段: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宣教手段。13.环境承载力(?)13.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是整个规划工作的中心环节。三、选择1.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系统整体性综合交叉性区域分异性动态响应性信息集成性政策应用性对操作性2.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探索阶段: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研究阶段: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发展阶段:1989年笫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深化阶段:1996年第四次全国坏境保护会议3.

6、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1)直接利用价值(2)间接利用价值(3)选择价值(4)存在价值4.环境规划方案的运行模式:单一经验型、综合知识型、系统的智能型。5.依据国家法律规定落实地方政府责任的行政管理制度包括: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三项环境政策中哪一项具有中国特色?强化环境管理政策7.坏境规划方案决策的影响机制包括:决策风险、决策时效、决策机会、社会成本核算8.环境规划指标体条自然生态指标、补•会经济指标、污染源指标、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指标、环境质量评价指标c9.确定环境规

7、划指标体系的原则10.按照环境物质流划分,环境管理可以分为:自然资源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区域坏境管理、产业坏境管理°四、简答1.环境规划的作用(需要具体解释)促进坏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2.环境管理的任务:(1)转变环境观念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环境管理的任务Z—就是要指导和培育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信念的文化。(2)调整环境行为环境行为的调整是更具体、更直接的

8、调整(3)控制“环境一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行为是物质流产生的原因,而物质流是这些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4)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建设人类环境文明这是环境管理的最终目标。1.三种生产理论(1)物质生产:人类利用技术手段从环境中索取自然资源并接受人的生产环节所产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其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该过程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同时产生加工废弃物返回环境。(2)人口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既包插人口的再生产(繁衍、生育),也包括人口在其生存过程屮对物质资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