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775459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1
《“圣人之性”章新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圣人之性”章新释旧日著《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疏证》时,甚感“圣人之性”章难解。近从简帛研究X拜读李学勤教授新作《圣人与中人--谈〈成之闻之〉中一段文字》,颇受启发,试作新释,以就教于李教授和学界同仁。据此新释,章句大意与李教授的理解不同,亦同我过去的看法有较大差异。[1]【原文】圣人之性与中人之性,其生而未有别之。即于儒也,26则犹是也。唯其于善道也亦别。有怿,娄以移也。及其博长而厚27大也,则圣人不可由与效之。此以民皆有性,而圣人不可慕也。28【考证】“其生而未有别之。即于儒也”,原作“其生而未有非之节于而也”。李学勤先生说:“非,简文
2、作×,疑为×字之讹。×,‘别’之古文,作‘分别’解”;“节,通‘即’。而,通‘儒’(儒从而声),作‘师儒’解。”[2]今从之。“亦别”原作“亦非”,属下读。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曰:“‘亦’犹‘乃’也”,“‘亦’犹‘则’也。”“非”,窃以为亦“别”字之误,情况与“未有别之”的“别”相同。“怿”原作“译”,今依李校。[3]“娄以移也”,“移”原作“多”。李学勤先生曰:“娄,可作‘娄曳’解,牵也。多,通‘移’,改变,如《论语》‘上知与下愚不移’。”“博”,原作“×”,今依李校。“与”,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曰:“犹‘而’也。”“效”,原不释。李学
3、勤先生说:“从‘兽’,省声,读为‘效’,仿效。”“此以”,是以,因此。“慕”,《说文》:“习也。”上章“形于中”之“中”、“济德”之“德”皆谓性也。本章承之,直接讨论性的问题。本章人性论虽上通孔子,但已与孔子有较大差异。孔子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揣摩孔子之意,此处之“中人”乃就性而言也。所以,“中人之性”的说法来自孔子。孔子所说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与本章所谓“民皆有性,圣人不可慕也”是不是一回事呢?这还要作具体分析。依孔子之见,“上知”、“下愚”之性是“不移”的,但本章却认
4、为,人性是可通过“善道”来“娄以移”的。不过,我以为孔子的“上知”与“下愚”乃气质之性,而本章的“性”乃义理之性,本来在两个层面上。或许我们可以说,正是由于“圣人”和“民”之间气质之性的不同,才导致了“民皆有性,圣人不可慕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性只是“相近”,而不是相同。这种观点可谓之性近说。但按照本章的看法:“圣人之性与中人之性,其生而未有别之。……唯其于善道也亦别。”圣人之性和中人之性是相同的,只是对于善道的不同,才将圣人与中人区别开来。这种观点可谓之性同说。这种思想又见于当出于同一
5、的《有性》[4],其文云:“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第二篇第四章)可见,在此问题上,本章与《有性》相互发明,相互补充。“圣人之性与中人之性,其生而未有别之”,也就是“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于善道也亦别”,亦即“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何谓“教”,子思曰:“修道之谓教。”由是观之,《有性》的“教”,也就是本章的“善道”;《有性》的“用心”,也就是本章的“其于善道”。据此,本章的“其于善道”,似可理解为“其用心于善道”。就现有文献看,老子和子思的人性论虽然已经包含了性同论的倾向,但明确地提出并论述这种观点的,《大常》和《
6、有性》还是第一次,这在中国哲学史上尤其儒家人性论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如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子上》),“圣人,与我同类者”(同上),“人皆可以为尧舜”(同上)。这显然是一种性同论。荀子虽然在人性善恶问题上持与孟子完全相反的观点,但在性相同这一点上,他们还是一致的。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虽然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如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但性同论是居主流地位的。【释义】圣人的本性和普通人的本性,天生并没有什么区别。当接触、跟随师儒学习的时候,圣人和普通人仍然没有区别
7、。只是从对于善道的态度,圣人和普通人就有区别了。圣人喜爱善道,受善道牵引,并为善道所潜移默化。等到其善道博长而厚大的程度,圣人就不可追随并仿效了。因此,民和圣人虽然同样都有性,但圣人之善道博长而厚大,这是普通人所学不来的。[1]下文摘自拙著《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2]李学勤:《圣人与中人--谈〈成之闻之〉中一段文字》,简帛研究X。又,“非”之简文与“别”之古文,X上阙如,为笔者所补。下引李先生之说,皆见该文。[3]“李校”指李零教授《郭店楚简校读记》,《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下同。[4]即《性自命出》上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