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易经之圣人不足信

漫谈易经之圣人不足信

ID:22195140

大小:75.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27

漫谈易经之圣人不足信_第1页
漫谈易经之圣人不足信_第2页
漫谈易经之圣人不足信_第3页
漫谈易经之圣人不足信_第4页
漫谈易经之圣人不足信_第5页
资源描述:

《漫谈易经之圣人不足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漫谈易经之圣人不足信百家讲坛近有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讲易经,全程领教之后,小有两点感概。其一,仕强先生自负学问,视大陆易学大家为无物,敢于在央视解密千百年来无人敢解密的易经。其二,曾教授不但曲解周易本义,且连他本人宗法的儒家易理也剑走偏锋,蹈入取悦大众的俗套之中。我想,一方面难却央视盛情之邀,一方面又不能在国家级媒体宣讲所谓封建迷信。所以,渊博如曾教授者,也不得不出此下策,将周易讲得十分的牵强附会且前言不搭后语了。曾经聆听过诸多书法与文字方面的讲座,传道者开口是周易,闭口还是周易。忍无可忍之下,席间悄悄扯

2、扯某老师的衣角,告之:今后讲易经烦请慎重些,你大都讲错了。听者愕然而诘:你懂周易?答:我不懂,只苦学了近二十年,但因不懂,所以不乱讲。但在自己的博文上,师樵堂主不揣愚陋,海阔天空的讲点学易的体会。而近二十年学易历程,自然也不是白费,总还是有点独到的观点的。下面的文字大而概之的讲点皮毛,一些新奇甚至于猎奇的想法,也只能点一点,如有幸能弄出个专著来,再斗胆与古今大师们理论一番。因而,此时谈易仅作框架记录,或为序为跋,那是今后的事情了。易经,或称周易,究竟是何时何人而作,至今仍然是谜。学术界一直沿用太史公的说法,

3、称伏羲画八卦,周文王作周易。太史公的说法也是有由来的,即孔二老先生在系辞中明白无误的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于是始作八卦……如何如何。孔子欺人,司马公亦欺人,将八卦易经的知识产权归属这二人,实不足采信。周易.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说的是河序龙马,洛负龟书的传说,即与周易产生息息相关的河图洛书,是由神马和灵龟所献,包牺氏、周文王等依据河图洛书而画卦作易。此说以多为汉代以后的易学家所否定,而当代却有人以此为证,很是滑稽。这也说明孔圣人的学说并不一定有依据,因历史条件所限,其中讲鬼讲神的

4、东西也在所难免。以神话作史料,不由人不质疑。在八卦产生之前,商代即有连山、归藏卦流传,因这两种卦逐渐湮灭,没留下任何痕迹。所以,八卦是否因袭了连山、归藏,不得而知。如是,则有可能伏羲画过卦。如不是,孔丘等人定论的八卦发明者就不成了了。何况,孔子在《系辞》中,屡称“子曰”,自己把自己叫先生,岂不滑天下之大稽。且,孔子的《系辞》虽然使《易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但是,以《易经》原有的思想内涵,本身就深富哲学思想,有没有《系辞》倒也无所谓。何况,自《系辞》后,《易经》便陷入了儒家乱解经典的迷潭,搞乱了这部经典。所

5、以,圣人之言并不足信。同理,司马迁撰史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资料有限,太史公不得不采集民间传说甚至神话来编纂上古历史,可信程度当然应当打点折扣。将八卦和易经(或称周易)的创作者分开,这是正确的。因为,卦辞及爻辞的确有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都与当时的祭祀、战争、游牧、渔猎等息息相关。这表明,商周时期,尤其是西岐时代借用了远古的八卦符号,进行占卜活动,记录下了占卜的情况,并进行了归纳总结,演绎成周易。从这点来看,周易成文,也即周易本义的卦辞爻辞的产生远早于文王时代,文王当然不是周易的原创作者。一定要为周易定一个

6、作者,我想,应该是掌管天文祭祀医巫之类的官员,以及民间的筮卜者,属于集体创作。而八卦究竟是谁画的,则很难考证了。伏羲氏是否有其人,无可稽考。我以为,中国的创世神话中的各色人物,与西方的宙斯等人一样,应当列入上帝领导班子。所以,与仓颉造字类似,即或是有伏羲氏其人,也不可能一人画出八卦,至少此前还有连山(三卦)、归藏(四卦)的存在。从当今易学研究领域来分析,八卦这组简单的符号越来越神奇,已经超出了当代人思维所能想象的范畴。在诸多神秘不可解的文化现象的探索中,我突然想到了史前文明。也许,这组神奇的符号并不是人类这

7、一个周期的文明产物,而是来自于上一个周期宇宙密码。否则,它的智慧程度是无法理解的。我就不相信,远古蛮荒时代,所谓的伏羲氏能够穿越时空,以超越现代人的思维,把开启宇宙的钥匙随便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当然,我的观点也是一种异想天开,无法佐证。即便如此,我还是有理由与伏羲、文王一派并存,因为大家都是无可稽考的。当然,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仍然有机会寻找新的线索和证据,来佐证八卦并非我们这一个文明周期的产物。漫谈易经之宇宙始于圆点八卦为何人所画,易经为何人所作,或许会成为难以解开,或者不需解开的文化之谜。但是,易经的

8、本源确是明白无误的,就是占卜。易经占卜的原理,就是根据宇宙的一般规律,运用象和数,预测天、地、人的变化,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因为孔夫子为易做传,所以,儒家学派便把易经列为群经之首,加以扩展,丰富其学说。所以,渐次形成象数分野,也即从理说易和从数说易两大分支。实际上,象和数之余周易而言,是不可分开的,无论是儒家学派,或者是术数学派,都必须讲清楚象和数,且都必须运用象数原理,解读和应用周易。因而,我划分这两派的标准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