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咽喉炎

反流性咽喉炎

ID:22769036

大小:29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1

反流性咽喉炎_第1页
反流性咽喉炎_第2页
反流性咽喉炎_第3页
反流性咽喉炎_第4页
反流性咽喉炎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流性咽喉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反流性咽喉炎PRL (Refluxlaryngopharyngitis)★胃食管反流病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导致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反流性咽喉炎被认为是和反流相关的慢性咽喉炎。★据统计10%的耳鼻咽喉科就诊患者中存在反流症状和体征。发病机制反流理论---反流物对咽喉黏膜的直接损伤作用反射理论---食管远端酸刺激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或2种机制共同作用导致食管外反流的病理改变反流理论食管粘膜有4种碳酸酐酶,而咽喉部只有一种;另外胃酸-胃蛋白酶对咽喉部黏膜及周围组织的直接损伤

2、,与食管相比咽喉部黏膜本身对胃酸损伤更敏感;反射理论迷走神经介导的食管气管反射可能在慢性咳嗽中起重要作用。由于咽喉和食管存在共同的反射中枢和通路,远端食管在胃酸刺激下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痉挛和黏液分泌,导致咳嗽和反复的清喉动作,而阻断反射通路的传入神经将阻止咳嗽的发生。症状与体征常见的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咽部异物感、慢性咳嗽、声嘶、频繁清喉动作和吞咽不适等,但均不特异,而烧心、反流等典型的反流相关症状只在少数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中出现。咽喉部常规检查:咽腔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肥

3、厚,间接喉镜及纤维喉镜下见杓间区黏膜充血;水肿;声带后端接触性肉芽肿;声带充血肥厚等。诊断方法24小时pH监测目前被认为是诊断LPR的“金标准”。pH电极位置:目前最常见的位置是在UES上缘、上缘以上1cm~2cm或上缘以下0.5cm,电极越靠近远端食管测得的反流越多。诊断标准有研究认为需符合下面4个条件:①pH下降且小于4的时间在5s或以上;②pH从基础值下降到最低值的时间少于30s;③咽喉部pH值下降伴有食管远端电极pH低于4;④食管近端电极pH最低值高于远端电极pH最低值。治疗反流性咽喉炎

4、常表现为难治性咽喉炎,包括一般治疗:改进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包括抬高床头,减少脂肪摄入,餐后3小时内避免平卧,避免巧克力、咖啡、浓茶及会影响LES压力的药物,戒烟酒和肥胖患者减轻体重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少GER,避免损伤咽喉黏膜。药物治疗:抑酸剂,尤其是质子泵抑制剂(PPI)被认为是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公认药物。大多数学者认为需要长时间、大剂量治疗。疗程一般为2~6个月,PPI或埃索美拉唑20mg,2次/d治疗。临床疑诊患者症状评估、体征评估经验性治疗: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PP

5、I治疗治疗三个月症状消失PPI逐渐减量症状好转PPI加量症状消失PPI逐渐减量症状未消失重新评估以明确诊断:1.联合多通道阻抗和PH2.胃镜或经鼻食管镜;3.食管测压;4.上消化道钡餐治疗六个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