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古哲学、现代西哲整理好的笔记

[哲学]中古哲学、现代西哲整理好的笔记

ID:22640258

大小:447.50 KB

页数:150页

时间:2018-10-30

[哲学]中古哲学、现代西哲整理好的笔记_第1页
[哲学]中古哲学、现代西哲整理好的笔记_第2页
[哲学]中古哲学、现代西哲整理好的笔记_第3页
[哲学]中古哲学、现代西哲整理好的笔记_第4页
[哲学]中古哲学、现代西哲整理好的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中古哲学、现代西哲整理好的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50跨专业考研,难度不小,尤其是在复试的面试环节,导师组会着重考察你的专业基础怎么样。准备初试环节的参考书:先是把书读厚。以学校指定的教材为主,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兼看其它材料(网上可搜来很多),尽可能多掌握一些信息。这样笔记往往比某一本教科书要全面,也就是“厚”。再是把书读薄。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把学习的内容综合归纳,印在头脑中。到最后,整本书或所有的复习内容,在头脑中就形成一个条理清晰的提纲。这个方法也适用于准备其他专业的考试。怎样答西方哲学的考题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结束了,我说说阅卷的感受,只对外国哲学专业有效。今年的西方哲

2、学专业课试题有了较大的变化,把名词解释、简答题都去掉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想考察能力,而不单纯是知识。有名词解释、简答题的时候,考生为了拿到更多的分数,写得很多,以至于名词解释看起来像简答题,简答题看起来像论述题,论述题像是教科书。可是,哲学考试不能只考记忆力,还要考考哲学的思维能力,分析、论证、解答问题的能力。几年来我们的出题范围基本上没有变化,都是围绕主要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展开,看上去并不难,但要真正答好问题,实际上并不容易。因此,考生答题的时候要注意:①针对性:问什么答什么,按照问题的思路整理答题的思路,不要一问康德就按

3、照教科书的结构从先验感性论一直讲到先验辩证论。当然,这样做会让你得到及格的分数,但不会得到好的分数。因为你不是在答题,而是在背书。②准确:不能有常识错误,概念、表述要到位,比如:康德的先验哲学不要写成先天哲学。准确性的要求并不妨碍发挥自己的见解,相反,基于不准确的表述发发挥的见解,只能被视为无根基的意见。③清晰:答题之前要把自己的思路整理清楚,不能看到问题就回忆教科书,想起什么写什么。知识性的内容应当简明扼要,常识性的内容当略则略。康德确实是德国伟大的哲学家。但答题的时候不必把这个信息告诉阅卷人了。④研究能力:导师都想要有一定研

4、究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应当能够体现出对原著文本的阅读能力,对哲学问题的把握能力,对相关文献的一定了解,以及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当然,在答题的短暂时间里,考生不可能对所有题目都体现出好的研究能力,但是,应当有亮点,有体现你的能力的方面。总之,复习考试不能只背教科书,而要充分理解,深入思考;答题的时候既要有知识性的方面,也要体现出分析论证的能力。今年复试的笔试部分实际上是考马哲和中西哲学史。不管考生报考何种专业,对哲学系的所有学生来说,这都是基础。有些考生回答康德“星空和道德法则”的题目时,一上来就扣上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5、的帽子,再打上几棍子,这样做不行。二十年前可以,二十年后不行。中哲书选择150为应付考试的话,可读郭齐勇、冯达文二先生主编的通史,人大宋志明等编写的《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前者在新编写的通史里是比较简洁的。后者为研究生教材,问题史的写法,对掌握中国哲学史的基本问题,非常有帮助。人大也在编写教材,一套是与人民社合作的,一套是与人大社合作的。与人大合作的基本完稿了,只差我承担的一部分。由于此前已经确定与人民社合作编写一部全新的教材,所以对这本无大改观的教材,一直提不起写作的兴趣,也不瞧好这部教材,只是因系集体项目,勉强为之。怎样答名词

6、解释名词解释其实是比较难回答的,凭经验答题者容易走两个极端:或是为了说完全说清楚而说了很多,结果一个几分的名词解释就像10分20分的简答题,或是无话可说,所以三言两语了事。前者的分数不成问题,但浪费了时间,后者肯定得不到好分数。名词解释的回答需要比较强的概括性,包括时间(年代)、地点(国别)、人物(哲学家)、内容(理论学说、命题、概念等)和意义(意义与局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核心应该是“内容”。实际上也有技巧。因为有的名词解释说不了很多,有的名词解释说不完。对于说不完的名词解释需要的是概括性,要点到为止,但一定要都点到。对于无话

7、可说的名词解释,需要的是前拉后拽--背景和影响可以多说两句。以上仅供参考。转载自共享天下考研论坛原始地址:http://www.kaoyansky.cn/viewthread.php?tid=447605&fromuid=61873举两个例子:『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提出的著名命题。完整表述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意思是说,衡量事物的尺度是单个人的个体感觉。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同的感觉并无真假

8、是非之分。后来皮浪把这一观点推向极端的怀疑论。19世纪前,大多数思想家将普罗泰戈拉的这个命题看作是诡辩论,直到黑格尔,才从认识史发展的角度,肯定这个命题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150显然,这个命题带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将事物存在及其性质视为个人主观感觉的产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