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的后现代解读--从中西哲学会通的角度

庄子哲学的后现代解读--从中西哲学会通的角度

ID:37397445

大小:8.87 MB

页数:188页

时间:2019-05-23

庄子哲学的后现代解读--从中西哲学会通的角度_第1页
庄子哲学的后现代解读--从中西哲学会通的角度_第2页
庄子哲学的后现代解读--从中西哲学会通的角度_第3页
庄子哲学的后现代解读--从中西哲学会通的角度_第4页
庄子哲学的后现代解读--从中西哲学会通的角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庄子哲学的后现代解读--从中西哲学会通的角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庄子哲学的后现代解读——从中西哲学会通的角度姓名:郭继民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国哲学指导教师:何中华20080315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尔那里,作为西方本体的“逻格斯"无论在“言说”、真际、通达等义上与庄子之“道”均有着神似之处;在有机主义怀特海那里则通过物我不分、彼此相关的“相融"关系与“道"走到一起。但是,在解构主义那罩,情况则完全不同:因为本体已经被解构,不存在了,似乎庄子与解构的后现代失去了共同语言。然而,饶有兴味的是,当“本体”被解构、消解之时,恰恰是后现代思维由“独断理性”走向发散

2、、多元、开放之时。于是,后现代的“全视角主义’’思维模式在“道”所蕴涵的“全视阈’’维度上得到“展现”和“复活”:以上就构成了第二章的内容。本文的第三章仍然围绕形上之“道”而展开,不过,此处之论并非探讨超越或玄秘之道的性质,而是针对庄子声称“言而非道’’而又洋洋洒洒十数万言的“悖论’’展开。其核心问题可归结为:道在哪个层面上可说(说,可说),而在哪个层面上又不可说(不可说,不说)。对上述问题,笔者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有关哲学理论进行了尝试性的解读。就“不可说"而言,结构主义遵循的能指、所指把本体之道排除在能说的“经验”之

3、外;解构主义则通过拓展、推演能指、所指的“差异性”原则,消弭了能指与所指的界限,增大了“所说”与“要说"的裂隙,使得语言不能达到“文本";后现代解释学则通过言说主体消解的角度、文本生存论的角度、“成见、误解”的角度以及解释学目的之角度得出“语言一(哲学)的目的“不过是维持话语的进行",并不能达到“道”本体。就“可说”的维度,则按照谁在说、说什么、怎样说的思路进行了追问。“本源”之说,乃为“道”说,道说的方式乃是通过“象”之呈现而进行的。聆听大道的圣者,能通过象而达到“意",进而得“道”。因此,本源之说应为道言。但作为

4、有创造力的人,亦能“制造’’语言,这使得语言杂然不纯。正如庄子语言有所谓的精、粗和不期精粗之分别,西方语言学派亦把语言划分为逻辑语言和同常语言。那么,是否诸种语言均能言说大道?通过对象、言、意的分析,笔者认为即使语言能到达“道”,但须经过镜像一意象一幻象的逐步递进和转换,才有可能领悟到“不可说”之道。“怎样说”则凸显了庄子“言道"的高超技巧,庄子言道乃通过“三言”即重占、寓言和卮言的方式而达成。其独创风格的言说乃是“卮2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言",正是通过卮言所描述的种种奇异幻象才既解决了说不可说之悖论,又让物显现出其

5、“真际’’。庄子化解“‘占道”悖论的高超技巧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奇妙的文字游戏,更有深沉的思索:哲学语言应该是何种风格?当下又当如何回归真J下的哲学?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展丌也顺理成章地构成第四章的主题。庄子的言说实质上是诗●意的言说,哲学的元语言也应该是诗性的。在这一点上,庄子与尼采、海德格尔、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者达成共识:哲学是追求智慧,智慧的核心是自由,而诗性所固有的开放性、发散性、超越性、创造性等品质也应属于哲学,二者在本原上是一体的。事实上,庄子哲学与后现代语言风格在作为创造品质上有着共通性,概而言之,即为增

6、补性、异域性和游牧性。那么“诗性’’的内核又何在呢?答El-隐喻。庄子能轻松地把“不可说之物一言说得如此“流利”,根底在于诗性“隐喻’’之特质。并且,隐喻不仅仅能“言说"本体之物,在真理表达、科学思维中亦不可或缺。西方哲学自笛卡尔以来,其语言风格逐步走向严谨、机械甚至刻板,其中自有其崇尚理性、渴求工业发展、社会进步等学术和社会之背景,但同时亦折射出“科技理性"的话语霸权。后现代所倡导的回归“诗性哲学’’,很大程度上可看作对工业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挑战和反叛,它反映了备受工业宰制下的人们对“诗意生存’’的向往和回归。

7、庄子(人生)哲学的终极理想乃是与道同在,游于道中。道之诗意“言说”固然能标明其对逍遥之道的渴望和企求,但是,对物的“本然"态度更能切实地表现出人们对大道之态度。事实上,庄子融于大道之逍遥境界乃通过“齐物”、“物化"之途径而达成。庄子道之视阈下的人、物乃应然的浑然一体、无所差别。这种见解在后现代主义那罩也得到了回应:怀特海的“我们在世界中,世界在我们中"的有机哲学、海德格尔“在世界中对物的守侯"以及约纳斯赋予物以“自足价值”的责任伦理均是在本体论层次上对人、物关系之定位所作出的努力。但人之命运的历史展开,又使得人对“物

8、"采取了“技"的态度,从而使人们愈来愈远离大“道”。就“技”对“道”的熏染和诱惑而言,无论庄子还是后现代主义者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均对“技"持否定态度,主要表现在技术导致道德的堕落、导致人的自我迷失以及导致生态的失衡等。但当把“技”作为寻求大道的途径时,庄子又对“技"给予了肯定。不过,这种“技"并非作为索取、改变“物性’’而存在:它是一种“身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