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导.探究.发现 提高数学课堂成效

启导.探究.发现 提高数学课堂成效

ID:22589471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启导.探究.发现  提高数学课堂成效_第1页
启导.探究.发现  提高数学课堂成效_第2页
启导.探究.发现  提高数学课堂成效_第3页
启导.探究.发现  提高数学课堂成效_第4页
启导.探究.发现  提高数学课堂成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启导.探究.发现 提高数学课堂成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启导.探究.发现提高数学课堂成效“启导·探究·发现”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的课堂教学方法.“启导”即教师精心创设探究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高效的探究和发现;“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等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观察发现、联想构造、类比猜想、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而获得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发现”即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独立获得一系列新问题、新结论、新方法、新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

2、一名教师,我以此方法进行了多轮的尝试,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供同行指正.  1.运用启导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思维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没有认识的需要就不会引起积极的思维.认识的需要常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的是学生似乎熟悉但又不清楚、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这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去积极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心理因素,提出富有启发性、诱导性、趣味性、挑战性、探究性的问题,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积极思维,自主探究.启导由于引出了探究性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而认知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

3、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且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志活动,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案例1梯形中位线定理.教师:三角形有中位线,四边形有中位线吗?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呢?学生:动手画图,观察发现,合作讨论,得出结论一般四边形没有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有中位线,但不必研究,梯形也有中位线.教师:梯形中位线与两底有什么关系?学生(观察,测量,估计,猜测):平行于两底,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2.数学探究能促

4、进学生知识体系的高质生成  高质生成是探究式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它包括学生能自主发现和勇于提出新问题,发现新结论、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探究法通过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和思维情境,营造“自由”的环境,给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空,师生合作相互激发,诱出思维“亮点”,教师及时捕捉并积极地启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课堂高质的动态生成.这种通过探究得到的体验和感悟已不仅属于知识范畴,已经上升到理性,扩展到情感、价值观等领域,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场所和乐园.  案例2用16m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面积为30m2的矩形场

5、所(一边靠墙,墙足够长),求矩形的长与宽.  在学生解出后,师生进行一场大讨论.  师:你们觉得围成的矩形怎样(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  生:这个矩形太扁了!  师:扁有什么不好?  生:面积小,浪费材料!  师:那你有什么新的设想?  生:若要围成面积为30m2的矩形,则篱笆不需要16m;若用16m的篱笆,则可围成面积更大的矩形.  师:请大家做一做,要围成面积为30m2的矩形,最少需要多少篱笆?用16m的篱笆可围成矩形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当学生算出最大面积为32m2后)师: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没有学生回答)  师:若没有

6、限定场所的形状为矩形,那么有没有更省材料或面积更大的方案?学生非常积极地展开讨论,并提出:围成等腰梯形、半圆形……  3.探究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最好途径  自信心是学习的源泉,但很多学生一般都对数学学习缺乏自信,害怕数学,学习中难以形成愉快体验.究其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注重结论及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注重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导致学生看不到数学被发现、创造的过程,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错觉和误解,认为数学只是一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的堆砌,学习就是记忆和模仿,未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主体性得不到体现,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久而久

7、之便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探究过程注重数学探究发现过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像数学家一样“再创造数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不是由少数天才创造的,而是经过努力一般人都能发现的.教师不断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使其在探究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深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4.数学发现能调节学生的兴奋中心,提高学习兴趣  一切人类的认识,不外乎是不断地提出并解决新的任务、疑问及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和提出新的问题的过程.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在于提出好的问题,给学生的大脑皮层以外部刺激,使之产生兴奋中心,通过学生进行独立思维活动获

8、得解决.当学生的大脑皮层逐步处于抑制状态时,教师又提出新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推测、解答,使大脑皮层又产生新的兴奋中心.运用发现法组织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的大脑皮层有节奏地处于兴奋状态,并进行持续有效的思维活动.  案例3在研究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