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

ID:22531680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_第1页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_第2页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_第3页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_第4页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初中阶段面临的突出困难就是学生学习成绩分化严重。多数数学教师在实施义务教育中,面对学生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行为习惯差异较大的新情况困惑无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分层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们的喜爱,真正做到了《数学课程标准》上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G633.6:A:1002-7661(2011)11-241-01      一、分层建组策略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实

2、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层为好的,b层为中等,c层为差的。这样做主要有两个作用:  (1)作为组织创新合作小组的依据,引导、支持学生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和创造,养成学生群体协作精神,调动创造潜能。  (2)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在的层次,可把学生的自愿和教师的分组结合起来,以使学生能接受为原则。对各层次学生的评价,以纵向性为主。教师通过观察、反馈信息,及时表扬激励,对进步大的学生及时调到高一层次,相对

3、落后的同意转层。从而促进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随时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教学过程分层策略  1、备课分层策略  (1)教学目标层次化  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材特点,从各类学生实际出发,使教学目标层次化,即分为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要求”,多数学生经努力后可达到的“中等层次”,对少数学生学有余力可达到的“较高层次”。具体来说就是:对后进生只要求学会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对中等生要在“熟”上下功夫,注意发展分析综合能力。而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启迪思维,培养创造思维能

4、力。  (2)问题设置层次化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都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领略到获得学习的愉悦和欢乐,从而在愉快中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完成向高一层次的转化。  (3)练习设置层次化  课外作业也应分为几个层次,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必做题要求A、B、C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或几个同学一起研究共同完成,这样在学生习中形成竞争意识,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2、课堂教学分层策略  在设计教学中注意倾斜度。开始“小步子、慢速度”有助于后进生

5、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逐步放开,增加一些综合性、灵活性的问题,最后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性质”时,由猜想开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剪、裁、叠合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部分让后进生来完成,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他们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性质的分析和证明由中等生来完成可以巩固他们以前的知识和培养他们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能力。对于辅助线的添加和用其他方法进行证明由优等生独立发现完成,让他们在发现中领略到数学的方法美,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样

6、使各类学生都参与了教学,在参与定理的发现、推导、证明活动中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品质。  3、作业设计层次化  为使各类学生在课后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巩固和提高,我对课外作业和练习也进行了分层次、有梯度的设计。给三组学生布置的作业难度不同。例如:我给C组学生的作业以单一机械的练习为主,偶尔也从综合多变的练习中选一些比较容易的布置给他们;给B组学生的作业主要从单一机械练习和综合多变的练习中选一些中等难度的;给A组学生的作业以综合多变的练习为主,偶尔也从单一

7、机械的练习中选一些较难的布置给他们。批改时则把精力集中在C类学生的作业上,对C类学生,要求他们通过作业强化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对B类学生,要求他们通过作业透彻理解基础知识,掌握一般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对于A类学生则要求他们在完成作业时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掌握一般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以及解题规律、技巧。  三、分类指导策略  学生训练时,要加强对B、C层次学生的辅导。对C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A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

8、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通过分层教学的实施,我们认识到这一教学改革的意义是重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了“因材施教,分层提高,班级整体优化”的效果。分层递进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目的。现在分层教学已成为新时期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