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初中数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ID:27511079

大小:63.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论初中数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论初中数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论初中数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论初中数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初中数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初中数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贵州省晴隆县花贡中学;贵州省晴隆县魯打中学李文开;龙麒麟【摘要】文章针对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中忽视学生个性差异、能力差异、思维差异一锅烩的教学方式,通过五个方面对分层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论证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思考【中图分类号】G523.32【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95-01新课程标准指山:“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个学生在入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对事物的认

2、识、理解、判断、兴趣等方面都会发生不同的差异,这给教育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分层教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古代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分层教学的维形。两方曾在上世纪末和木世纪初就曾流行过分层教学,但曾一度受到过批评就销声匿迹了。面对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势在必行。因此分层教学改革仍需进行、尝试、探讨和研究。笔者认为,目前的分层教学就是在井同的培养目标下,结合学生的不同差异性,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不同的分层目标,最终达到共同提高,分层不能单纯地对学生及对人的分层上,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3、、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及课堂练习、课下作业、课下辅导等方面进行的分层教学。以下为结合笔者的分层教学实践,谈些体会和认识。一、在教学过程中多铺垫,巧铺设“铺设”是为了铺平通往目标的道路,巧妙的铺设则可分解难点,轻易突破难点,那如何进行铺设呢?教育心理学认为: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因此,在关键处可通过及时提出问题,由问题的解决逐渐深入,达到循序渐进,如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中,可设置如下“铺设”,以承前启后:(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①请学生举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例子。(举出许多,各式各样)如:3+2<8.②师生共同找出一些数,观察是否满足此不等式。如

4、-I,0丄1.9,1.999,…(满足);2,2.1,2.2,…(不满足).发现:<2的数都满足这个不等式,结论:这些满足不等式的数是不等式的数什么?(类似于方程,是不等式的解,把这些数放在一起即集合起来又叫不等式的什么?)那些不满足不等式的数又该怎么办?③如何寻找不等式的解集: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把3+2<8化成“x>a”或“x<”的形式,结果发现正是x<2.结论:可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找出不等式的解集。(2)、如何在数轴上表示x-2这个数。(3)、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4)、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并写出公共部分。①<2,&l

5、e;-l;②<2,≥-l;③>2,≥-l;④>2,≤-l;通过巧设铺垫,使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轻易解决,同吋也使本章的难点一一找不等式组的解集也得到了解决,使一节本来很枯燥、很乏味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而且为以后学W不等式组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有其优越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不纯粹强调某一种形式最好,各种形式的教学应相辅相承,互相补充,因此在分层教学中冋吋要发扬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接受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使每位学生的知识扎扎实实。在此基础上冋吋进行分

6、层教学,以弥补、克服班级授课之中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只强调统一,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师实施分层教学的着眼点要正确,整节课不能只为尖子生着想,也不能只顾差生,否则只会导致分化更为严重。在课堂吋间的设计上,基础知识的讲练占半小吋,满足全体同学吃的好,灵活运用占15分,满足优秀生吃的饱。长久如此,学生的基础打得扎实,将来提高就很容易。从笔者带的班级数学实践来看,取得的成缋显著,优秀生的比例较以前大幅提高,差生的比例明显下降,不及格只有一人,学生的素质普遍提高,普遍感觉学的轻松,学的愉悦,学的有信心。三、掌握知识在吋间上有先后,内容上要完整对每节课来说教学内容都进行

7、分层,使每个学生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但从整体内容和学生的长远目标来看,教学应让全体同学达到共同进步,但差生往往接受知识较慢,记忆知识较乱,遗忘速度快,导致运用知识不灵活。俗话说“见多识广”“熟能生巧”,在教学中,笔者采用第一节课中等生掌握的内容,在第二节课中使差生掌握,而尖子生第一节必掌握的内容,中等生在第二节中掌握,以此类推环环紧扣,最后达到只在掌握知识的时间上奋差距,在掌握知识的内容上是一致的,尖子生每节都有收获,中等生有可能成为尖子生,差生则不会掉队。例如:在讲解“积的乘方”吋,第一节课优等生不仅掌握公式,而II要掌握:①2y2三(y)2,②2ny2n=(

8、2y2)n”,③(+y)2=[(+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