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03601
大小:6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9
《《教育管理心理学》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填空1、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是对人的管理。2、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等。3、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4、1911年,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是管理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泰勒被西方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5、行为科学理论的早期称为人际关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总结,梅奥于是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6、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李维特出版了《管理心理学》,标志着现代管理心理学正式问世。7、西方管理
2、心理学的人性观有:“经济人”的假设、“社会人”的假设、“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复杂人”填空1、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是对人的管理。2、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等。3、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4、1911年,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是管理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泰勒被西方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5、行为科学理论的早期称为人际关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总结,梅奥于是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6、19
3、58年美国心理学家李维特出版了《管理心理学》,标志着现代管理心理学正式问世。7、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有:“经济人”的假设、“社会人”的假设、“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复杂人”的假设。8、教育管理中的认知偏见的种类:第一印象、光环效应、近因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情感效应。9、激励方式有:目标激励、奖惩激励、竞赛与评比激励、榜样激励、领导行为激励。10、教育领导者发现所属职工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应采取的临床手段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11、领导者在智力方面的品质:(1)敏锐的观察力(2)良好的思维力,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4、是影响领导者工作的重要的智力品质(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领导者最宝贵的智力品质。12、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德尔菲法、名义群体法、脑力激荡法。13、教育组织中角色结构的特点是:教育角色的多重性。14、组织文化的层次包括:(1)精神层(内隐层次)包括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气等。(2)制度层(中间层次)如企业的厂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职工代表会制、按劳付酬的分配制等。(3)器物层(外显层次)是指组织文化在物质层次上的体现。15、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观念、组织信念、职业道德、群体意识、规章制度方面
5、等。16、良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领导率先示范、舆论积极导向、骨干带头,蔚然成风、开展思想工作,促进少数人从众、开发校园文化资源。17、教育组织变革的症候:决策失灵、沟通阻塞、功能失效、缺乏创新。名词解释:1、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教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研究教育系统中人们彼此相互作用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2、认知的含义:(1)认知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2)认知过程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3)认知过程包括:感知、
6、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3、光环效应:在社会认知中,将知觉对象的某种印象不加分析的扩展到其他方面去,这种现象叫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或成见效应。4、社会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中,人们常常受到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在其头脑中形成有关某人或某类人的固定印象,这种固定的刻板印象将对随后的反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印象或定式效应。5、激励:激励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指持续性的激发人的工作动机,使其心理过程始终维持在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中。简言之,就是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6、奖惩激励:即利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进行激励,包
7、括奖励激励和惩罚激励。7、惩罚激励:惩罚是对人的某种行为予以否定与批评,使人清除这种行为。8、挫折: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一时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9、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人遭到挫折时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10、态度:是指个体对待某种社会事物所持的主观评价与行为倾向。11、教育工作者态度的含义:是人们在教育工作中对于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以及对自己和其他人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倾向或评价。这种评价包括工作的满意感、义务感和对工作任务的承担。12、教育群体动力:是指教育群体成员处
8、于教育群体之中,往往会受到群体氛围,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于该个体独处使所表现的行为反应。13、群体压力:是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无形影响力,他使人们倾向于作出群体所认可或可接受的行为反应。14、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向心力),是使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吸引力。15、群体舆论:是群体内多数人对社会生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