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简《 采风曲目》 释义

楚简《 采风曲目》 释义

ID:22435281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楚简《 采风曲目》 释义_第1页
楚简《 采风曲目》 释义_第2页
楚简《 采风曲目》 释义_第3页
楚简《 采风曲目》 释义_第4页
楚简《 采风曲目》 释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楚简《 采风曲目》 释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274楚简《采风曲目》释义方建军天津音乐学院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楚简,资料业已陆续刊布,其中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四册注释: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有一篇题名为《采风曲目》,合计有六支竹简,涉及有关的诗乐和调名等。该书主编马承源先生最先对《采风曲目》加以释读,之后有一些学者参与讨论。台湾学者季旭昇先生曾对已有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季旭昇:《〈采风曲目〉释读(摘要)》,简帛研究网(http://www

2、.jianbo.org/),2006年11月27日。,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颇便读者绎阅。今在学者工作基础上,对楚简《采风曲目》有关音乐的文字试做初步考释。为便论述,现参取各家所释,先将《采风曲目》的简文抄录于下,尽量用通行字写出:又。《子奴思我》。宫穆:《硕人》,又文又。宫巷:《丧之末》。宫讦:《疋共月》,《野又葛》,《出门以东》。宫:《君寿》(第一简)□》,《将美人》,《毋过吾门》,《不寅之媑》。徙商:《要丘》,又。《奚言不从》,《豊又酉》。商:《高木》。讦商:《(第二简)□》。讦徵:《牧人》,《人》,《蚕亡》,《氏》,《城上生之苇》,《道之远尔》,《良人亡不宜也》,《弁也遗玦》。徵和:《

3、辗转之实》。(第三简)□》,《亓翱也》,《鹭羽之白也》。羽:《子之贱奴》。讦羽:《北野人》,《鸟虎》,《咎比》,《王音深浴》。羽:《嘉宾慆喜》(第四简)居》,《思之》,《兹信然》,《技诈豺虎》。(第五简)《句吴君毋死》。(第六简)收稿日期:2010年10月2日發佈日期:2010年10月2日頁碼:5/5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274这六支竹简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第一至第四简的前面略有所缺,第五、六两简仅有曲目,其后为白简,因而这六支竹简的文字并不完整。通观六简,均有类似《诗经》

4、中的篇名,但多不见于《诗经》,只有个别篇名可能与《诗经》有关,如《硕人》之于《诗经·卫风·硕人》即是。六简当中,只有前四简在各诗的篇名前冠以宫、商、徵、羽等声名,而不是律名。宫、商、徵、羽这四个声名,均附加有前缀或后缀单字。现在姑且不论这些前后缀单字的含义,仅从其组合与搭配形式看,所有的前后缀单字都是围绕着这四声的。也就是说,前后缀单字是对这四个声名的修饰。具体来讲,第一简收录的乐曲以宫为核心,第二简的乐曲以商为核心,第三简的乐曲以徵为核心,第四简的乐曲以羽为核心。这种情况恐非偶然,它们很可能是那些曲目的调名,即宫、商、徵、羽四种调式。进一步来看,上述四声中有宫、徵、羽三声将声名前置,如宫穆

5、、宫巷、宫讦、宫、徵和、羽等,其余则将声名置后,如徙商、讦商等即是。后置的声名,商、徵、羽三声皆包括在内,唯有宫声例外。上述四声的前后缀专字,大多属于前所未见,只有“穆”、“和”二字见于曾侯乙编钟铭文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文物出版社,1989年。。由于曾侯乙编钟的铭文包含有许多楚乐律名,故可与楚简《采风曲目》做出比较。简文中的“宫穆”,显然不是一个音,而是“宫”和“穆”两个音。据曾侯乙编钟铭文和实测音高,“穆”相当于新音阶的降第七级音。按曾侯乙编钟为姑洗均,宫音高度为C,“穆”即为bB。此处的“宫穆”,应相当于C和bB二音,其间为大二度音程关系。这样,“宫穆”似可理解为宫调式的乐

6、曲,包含有“穆”音即bB这个音级。声名“穆”还见于宋代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著录的楚王章钟铭文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其中有“穆商□”三字,末一字郭沫若隶定为“商”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7年。,但未受到普遍认同。无论如何,“穆”与第二字的“商”是两个声名,而不是一个。按曾侯乙编钟铭文,这两个音是大三度音程,恰好符合双音编钟正、侧鼓音之间的三度关系。简文中的“徵和”,是“徵”与“和”两个音。“和”收稿日期:2010年10月2日發佈日期:2010年10月2日頁碼:5/5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

7、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274也见于曾侯乙编钟铭文,据实测音高,它相当于新音阶的第四级音,文献也称之为清角,在曾侯乙编钟的音阶结构中处于F的位置。因此,“徵和”似可理解为徵调式的乐曲,包含有“和”即F这个音级。由上可见,“穆”与“和”都不是传统的五正声。连类所及,其他声名的前后缀单字,如巷、讦、、徙、等,也可能与“宫穆”、“徵和”中的后缀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