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道家作品刍议 ——郭店楚简与老子、老莱子

郭店楚简道家作品刍议 ——郭店楚简与老子、老莱子

ID:23113761

大小:77.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04

郭店楚简道家作品刍议 ——郭店楚简与老子、老莱子_第1页
郭店楚简道家作品刍议 ——郭店楚简与老子、老莱子_第2页
郭店楚简道家作品刍议 ——郭店楚简与老子、老莱子_第3页
郭店楚简道家作品刍议 ——郭店楚简与老子、老莱子_第4页
郭店楚简道家作品刍议 ——郭店楚简与老子、老莱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店楚简道家作品刍议 ——郭店楚简与老子、老莱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郭店楚简道家作品刍议——郭店楚简与老子、老莱子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中有三组内容是道家学说,整理者以传世本《老子》为参照,将这三组竹简分为四篇:简长32.3cm、两端修成梯形的39枚为“《老子》甲”,简长30.6cm、两端平齐的18枚为“《老子》乙”,简长26.5cm、两端平齐的28枚为“《老子》丙”和《太一生水》。“《老子》丙”和《太一生水》划分的依据仍然是传世本《老子》:文字见于传世本《老子》的划为“《老子》丙”,文字不见于传世本《老子》的划为《太一生水》⑴。1998年5月,《郭店楚墓竹简》正式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轰动,其中最受

2、重视的是“楚简《老子》”,美国达慕思大学专门召开了“郭店《老子》国际研讨会”。国内学者也纷纷撰文讨论楚简《老子》与传世本《老子》之间的关系,其中最突出的是两种对立的意见:一是认为郭店楚简《老子》是优于传世本《老子》的古老传本;⑵一是认为郭店楚简《老子》是传世本《老子》的三种节选本。⑶对这两种对立的意见,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反对意见。许杭生《再读郭店竹简<老子>》认为:“简本《老子》甲、乙、丙三组很可能是当时社会流传的多种老子语录或著述中的三组文字,是春秋末年流传下一來的,至战国晚年由后人合编增补成较完整的帛书本《老子》和今本《老子》

3、的。”⑷吴根友《道论在简本<老子>中的地位》认为:“简本《老子》一书中仍有一些战国中期的文字,《老子》一书可能无定本.而只是一个不断被class=MsoNormalstyle="TEXT-ALIGN:left"align=left>-1-隐若现,使人不知其详。就太史公道家“自隐无名”为说,那道家应源于隐者。按晋代王康珺的说法,隐者有小隐大隐之分,“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最早的有历史记载的道家学者,有老子、老莱子。《史记·仲尼弟子传》:“孔子之所严事於周则老子,……於楚老莱子。”又《老子传》:“老子者……周守藏室

4、之史也。”“老莱子……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庄子·天道》:“孔子西(观)藏书於周室,……往见老聃……。”又《天运》:“孔子见老聃归,……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又《外物》:“老萊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老萊子曰:‘是丘也,召而来。’仲尼至。”以上所引说明老子、老莱子应是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的两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郭沂所列道家传承系统⑻,似应为:老子→文子→太史儋→关尹子→黄老学派;老莱子→杨朱→列子→庄子→庄子后学。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的楚老萊子,著书十五篇(或曰十六篇),恐怕在先秦就已散佚,连篇目也不为后人所知。中

5、国哲学史上也很少提及这位孔子曾经师事过的先哲。老子这位为世界所推崇的伟大哲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也众说不一,其人其书成为中国学术史上的最大公案之一。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仔细研究道家学派的经典——传世本《老子》,对照儒家学派的经典——《论语》,不难发现这两部经典都不是大师本人生前写定的。朱熹《论语序说》引程子曰:“《论语》之书,成於有子、曾子之门人,故其书独二子以子称。”任继愈《老子新译·绪论》载:“唐兰认为,《老子》书的撰成,应当在《墨子》、《孟子》成书的时期。这因为:仁义并称,《论语》所无,而墨、孟所有;《老子》的文体很像《墨子》中的《尚贤》、《尚同

6、》等篇。”“冯友兰:《老子》是战国时的作品。一则孔子之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故《老子》不能早于《论语》。二则《老子》的文体,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后。三则《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两部经典都是其后学者完成的,这是共同点。所不同的是,《论语》是问答体,《老子》是经体。前者完整地保留了原创者的思想、观念;后者经、说混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原创者的思想、观念,哪是后学者的解说、发挥,或者新思想、新观念。任何学术思想都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老子》成书,当是原创者及后学者思想、观念的高度整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度整合的著作,当然

7、更受重视。这样,原创者即使另有著述,也便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流失、散佚。老萊子的十五篇(或十六篇)恐怕就是这样不为后人所知的;如是,老子即使另有著述,或另有传本,在高度整合的《老子》出现以后,便自然流失、散佚了。但在高度整合的《老子》成书之前,老子的著述或者其他后人传本以及老萊子的十五篇(或十六篇)应该是存在的。因此,我认为传世本《老子》是道家后学中佼佼者对道家思想高度整合之作,其当是《史记·老子传》中的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李耳。郭店楚简道家作品三册是传世本《老子》成书之前就存在的有关道家思想的著述。《绝智弃辩》(老子甲)、《治人事天》(老子乙)主要论

8、述以道治国、言道家之用,其中无传世本《老子》反映战国时代道家思想的语词,应是春秋道家原创者思想的表述,其似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