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老子-《郭店楚简中子思著述考》(下)(1).docx

郭店楚简老子-《郭店楚简中子思著述考》(下)(1).docx

ID:60371293

大小:70.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05

郭店楚简老子-《郭店楚简中子思著述考》(下)(1).docx_第1页
郭店楚简老子-《郭店楚简中子思著述考》(下)(1).docx_第2页
郭店楚简老子-《郭店楚简中子思著述考》(下)(1).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郭店楚简老子-《郭店楚简中子思著述考》(下)(1).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郭店楚简老子-《郭店楚简中子思著述考》(下)(1)第三章:《成之之》《尊德》《六德》:“五行学”的施方案第一:本《成之之》校本《成之之》和命名存在,是学界的共,《郭店楚墓竹》中文包括十个拼:(1)1-3,(2)4-6,(3)7-20,(4)21-23,(5)24,(6)25-28,(7)29-30,(8)31-33,(9)34-36,(10)37-40。《成之之》的篇名是整理者根据最初几个字定的,廖名春先生曾是孔子的学生成道的内容。但随着学界此篇的深入探,“成之”“之”乃是相两句的句尾与句尾,因此此篇成所也就不成立了。郭沂将《成之之》篇称《天降大常》,重排序(8)、(9)、(7)、(1)

2、、(5)、(6)、(2)、(3)、(4)、(10)[1]。周五将篇定《天常》,分篇的起首与郭沂大致相同,然而他将(4)的序重排22、23、21,然后加(2)、(3)、(10)篇。[2]李学勤以(8)、(10)来篇更合理[3],李零按(2)、(3)、(8)、(9)(7)、(1)、(5)、(6)、(4)、(10)来排序,它可能与《性自命出》同抄于一卷。上篇‘性’,此篇‘教’,正好相承,并根据整的首句将此篇命名“教”[4]。廖名春的排序(2)、(3)、(9)、(7)、(1)、(8)、(6)、(4)、(8)、(10)根据首4的首句直接命名《君子之于教》[5]。王博以(7)开篇,排序(7)、(1)

3、、(3)、(9)、(6)、(4)、(2)、(8)、(10),至于24,也即(五)未提及[6]。序和定名的不同,了解文的思想关系极大。本文就此行。在各家的看法的基上,根据文意作者按照(2)、(3)、(7)、(1)、(5)、(6)、(4){序21、23、22}、(8)、(9)、(10),并将其分成九章。至于命篇,笔者同意周五的看法,将其定名《君子之于教也》。此篇完全“求己”、“反其本”中心行述,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君子在教化引“民”的候要“求几”,第二部分君子治人需要“慎求之于己”。“求己”、“反其本”的念是《性自命出》“修身近乎仁”与“心性”的具体和运用,与《五行》中“德之行”(型与内)点

4、也相符合,它是“五行”思想体系中的运用部分,属于子思著述。以下笔者将从文的分析来明一点。1.君子之于教也,其道民也不寖,其淳也弗深矣。是故亡乎其身而4存乎其,厚其命,民弗从之矣。是故畏服刑之屡行也,5由上之弗身也。2.昔者君子有言曰:与型,君子之堕德也。是故6上苟身服之,民必有甚焉者。君均冕而立于阼,一之人不7其敬。君衰而位,一之人不⋯⋯8一之人不其勇。上苟倡之,民不从矣。然,其存也不厚,9其重也弗多矣。是故君子之求己也深。不求其本而攻其10末,弗得矣。两章指出君子如果不修其身,那么他的命令不只是外在的言辞而已,使命令再多,民也不会相从,然而,如果君子修身而教,那么民必然和之。身教胜过言

5、传,因此,君子应该重视“求诸与本”而不是“攻诸其末”,这里的“本”与“末”,无疑可以理解为“型与内”与“不型与内”。3.是(故)君子之于言也,非从末流者之贵,穷源反本者之贵。11苟不从其由,不反其本,未有可得也者。君上乡(享)成不唯本工,囗囗囗囗。12戎夫务食不强耕,粮弗足矣25。士成言不行,名弗得矣。是故君子13之于言也,非从末流者之贵,穷源反本者之贵。苟不从其由,14不反其本,虽强之弗内矣君子之言,不应当随从“末流者之贵”,而应有“穷源反本者之贵”,而这个“穷源反本”之贵需要回到其“由来”和“根本”,也即“心”才能实现,这里再度运用了‘型于内”的主张。4.上不以其道,民之从之也难。是

6、以民可15敬导也,而不可弇也;可御也,而不可牵也。故君子不贵僻物而贵与16民有同也。秩而比即,故民欲其秩之述也。福而分贱,则民欲其17福之大也。贵而能让,则民欲其贵之上也。反此道也,民必因此重也18以复之,可不慎乎?故君子所复之不多,所求之不囗,囗反诸己而可以成19知人。是故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20君子若不通过“型于内”的“道”,而想得到民的顺从是困难的,唯有“反诸己”,因为凡人(虽)都有性,“四海之内,,其性一也”(《性自命出》第8简),因此应该“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5.君奭曰:“襄我二人,毋有合才音害(曷)?道不悦之始

7、也。君子曰“虽有其恒而29可,能终之为难。“槁木三年,不必为邦旗”害(曷)?言寅之也。是以君子贵30成之。闻之曰:“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22。行不信则命不从,1信不著则言不乐。民不从上之命,不信,其言而能含德者,未之2有也。此章中“成之”的“成”应该就是“诚”,此章的“信”同样应该理解为“诚”。《说文解字》卷三说“信,诚也,从人从言”,君子必须始终有“诚”,无“诚”,那么他发于外的言论中就不可能有“德”蕴涵其中,此处同样蕴涵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