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角度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动静态词类转换

从认知角度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动静态词类转换

ID:22406288

大小:6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9

从认知角度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动静态词类转换_第1页
从认知角度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动静态词类转换_第2页
从认知角度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动静态词类转换_第3页
从认知角度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动静态词类转换_第4页
从认知角度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动静态词类转换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认知角度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动静态词类转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认知角度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动静态词类转换【】传统上对词类的划分是表现其句法功能,而不是其概念化过程或者语义内容。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语言形式层面上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但在语义和认知层面上,名词不只是表示事物,也可以表示动作或过程,因为在认知上我们可以将过程或动作看作事物。同样的道理,形容词、副词等在心理表征上也可以是动态的;动词也不一定都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本文拟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来研究并检验英汉动态的认知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英汉汉英翻译中的词类转换。  【关键词】概念化;认知;静态;动

2、态    【Abstract】eaning.Cognitivelinguisticsadmitsthatformallylanguagecanbedividedintonoun,verb,adjective,etc.butsemanticallyandcognitivelynounisnotonlythenameofathingbutalsocanrefertoaprocessoraction.Thereasonisthatincognitionilarly,adverbsandadjectivescanbedy

3、namic;verbsarenotalic,butsometimescanbestative.Thisthesistriestostudyandexamineicandthecognitivesourceandonthisbasisseekstofindefficientic    引言  英语是屈折语,汉语是非屈折语,相对而言,英语语言形态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词的形态变化是否过于繁复多变决定词类优势。英语动词变化繁复,这就使英语动词的使用受形态的擎肘,而名词则没有这个问题,因而名词在英语中占优势,名词优势导致了

4、介词的伴随优势。汉语词类没有形态变化问题,因而动词非常活跃。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呈静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这是传统对比语言学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频率和句法层面对英汉语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然而根据认知语言学对词类的分析,名词不都是静态的,介词、副词、形容词等也可以是动态的。动词也不都是动态的,尤其在汉语这种动词高度发达的语言中更是如此。所以对于静态动态的分析应该从心理表征,从语义突显的角度来分析,这也给为什么大量的英语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翻译成汉语时要转换成动态动词而汉语的动词翻译成英语时

5、却要转换成相应的静态词提供了认知理据。对此我们将在下面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认知语言学语义描述  近年来,有的语言学家(Crystal,1971;Quirk,1985)注意到了词类之间存在着边界模糊性。认知语言学也承认这种模糊性,但更注重探讨这种现象的本源和实质。在传统语法中,名词被定义为表示事物的词,动词被定义为表示动作的词。如此,词类定义是以客观真值条件为依据的,词类就无法科学的、充分地界定,因为符合真值条件的“事物”和“动作”本身就难以界定。但从认知上讲,名词既可以是一个实体,也可以表示动作,如aping

6、,development等。认知语法把语义定义为主观意象,名词的意象可以是静态的、具体的和抽象的事物,也可以是不同抽象程度上的动态意象。同样,介词、形容词、副词也可以具有动态意象,反过来,动词也可以具有静态意象。这样就将名称和内容区分开来,也为翻译中词性之间的转换提供了认知基础。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是概念或意象的形成过程,是思维的、认知的。意象是认知语言学的术语,指对事物的感知在大脑中形成的表征。在认知语法中,兰盖克的意象指的是人们以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注意点和辖域、突显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某一情景,形成不同的

7、意象,以便去理解和把握某一感知到的事物和情境的能力。如我们可以说:Heknifedhisthroat.Knife作为一个完形感知,其意象包括:一种切削工具,通常有锋利的刃和刀把等,这里它的意象已经不是事物,而是“用刀子割”的动态意象,是突显其动作的一面,是人对刀子完形感知的一个侧面。再看“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本是形容词,在这里【】传统上对词类的划分是表现其句法功能,而不是其概念化过程或者语义内容。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语言形式层面上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但在语义和认知层面上,名词不只是表示事物,也可以表

8、示动作或过程,因为在认知上我们可以将过程或动作看作事物。同样的道理,形容词、副词等在心理表征上也可以是动态的;动词也不一定都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本文拟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来研究并检验英汉动态的认知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英汉汉英翻译中的词类转换。  【关键词】概念化;认知;静态;动态    【Abstract】eaning.Cognitivelinguist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