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27940
大小: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5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展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展报告 发布时间:2011年7月31日 访问量:3275 材料出处: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材料(2009年中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初稿)节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展报告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研究课题组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为期10年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这类教育的
2、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质量。正因如此,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始终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高职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经过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由两个体系、两个系统组成的,富有中国高职教育特色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目标体系的确立 建设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首先要建立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与自身规律的质量保障目标体系。有鉴于此,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了《关于加强高
3、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简称“2号文”),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在总结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对规范院校建设、推动教学改革、保证基本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受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认识水平的限制,许多目标不够清晰具体,缺乏鲜明的高职教育个性,难以及时跟上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为此,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
4、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简称“16号文”)。 16号文是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的具体体现。文件不仅阐明了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设置了切实的目标,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类型特点。16号文明确指出,要“逐步完
5、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事实证明,16号文是引导我国高职教育跨入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为工作重点的新的历史阶段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目标体系的确立。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评价系统的形成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评价系统,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从无到有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教高厅[2004
6、]16号)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新老方案的交替既反映了高职教育不同发展阶段对教育评估的不同要求,也反映了高职教育评估自身认识与理念的提升。 1.高职评估制度的建立 上个世纪末,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院校数、年招生数、在校生数快速增长。为了规范院校的办学行为、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质量,教育部决定对高职高专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并于1999年委托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教学评价组开展了《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
7、控与教学工作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在运用项目研究成果,选择26所院校试点评估的基础上,于2004年正式发布《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直接领导下,精心组织实施,使得高职第一轮评估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水平评估在梳理办学思路、争取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日常管理、促进地方政府和院校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起了非常好的作用。
8、 与此同时,评估本身暴露出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受到多方的批评与质疑。为此,教育部高教司于2005年夏天专门召开会议,严肃指出评估中的不足与问题,要求认真总结、研究、调整、改进。会后,经过广泛收集意见、抽查调研和深刻反思,整理出前一阶段高职评估中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一是雷同于学科性高校的评估模式,不能很好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二是评估的目的重心偏移,重结论、重外延;三是评估的主体错位;四是评估方案分类发展指导性不够;五是存在信息缺陷,采集的信息缺少即时性、原始性、动态性、综合性和透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