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兴趣教学的探究

关于地理兴趣教学的探究

ID:2225601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上传者:U-991
关于地理兴趣教学的探究_第1页
关于地理兴趣教学的探究_第2页
关于地理兴趣教学的探究_第3页
关于地理兴趣教学的探究_第4页
关于地理兴趣教学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地理兴趣教学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关于地理兴趣教学的探究:G623.45:A: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力。因此,探索学生爱学乐学地理的心理体验,形成和发展地理教学的“兴趣教学”,已成为我们中学地理教师普遍关心和重视的课题。在多年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我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方面,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运用导语,诱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篇它虽不是课的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处理得好,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视。例如在讲《生物资源》一课时,我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乱哄哄的,学生还在热烈讨论刚才的。我趁机一本正经地说:“教室里有这么大的噪声,本人建议在此植些树吧!”学生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摸不着头脑,植树与噪声有何关系?此刻,我在黑板上快速写下“生物资源和保护区”,接下来说:“森林资源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减弱噪声。”同学们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并集中注意力,开始认真听课。再如讲“日界线”一课时,我这样导入:“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妹妹却比姐姐大一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听了很是疑惑,甚至怀疑老师的话有毛病,个个面面相觑,我趁机告诉学生:“这是生活中的事实,其实这都是日界线搞的鬼,你若是不信,学了今天这节课,就能从中得出答案。”经过我这样的导入 ,学生立即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可见这样的导语起到了课前诱导学习兴趣的良好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小进步,大疑大进步。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设疑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如教学“地球的运动”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对“昼夜更替”这一地理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创设了这样一组问题情境:由于地球不透明也不发光,在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下才产生了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更替。假设地球只自转不公转有无昼夜更替,若有周期多长?假设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有无昼夜更替,若有周期多长?假设地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都是一年,有无昼夜更替,若有周期多长?由于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使学生对“昼夜更替”这一地理现象有了更本质的认识。  三、电化教学,提升兴趣   目前强调电化教学,录音、录像、幻灯、多媒体等的使用将为学生开辟一个新的学习天地,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讲大洋洲,学生通过看珊瑚岛的录相,对珊瑚岛的形成及特点有了正确的认识:那就是在热带海洋中珊瑚虫的遗体堆积形成珊瑚焦,珊瑚焦露出水面的部分就是珊瑚岛。通过看录像学生还发现这类岛屿的面积不大,地势低平,多呈现环状和半环状分布,在大洋中岛上四季常绿,有椰子、甘蔗、菠萝等热带经济作物,通过观景进一步认识到珊瑚岛都分布在热带海洋中,温带和寒带海洋中没有珊瑚岛。应该说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学生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通过对景物变化的观察,使许多抽象、理性的知识得到深刻理解和掌握。通过这些图片和录像也很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联系生活,强化兴趣  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生活中处处包含地理知识,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海陆热力差异时,可让学生思考,在盛夏的中午,带着学生光脚踩在石头上觉得很烫,而海水相对较凉;到了傍晚则觉得石头很凉而海水较暖,为什么呢?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把陆地比作铁块、海水比作木块。中午阳光照射很强时,我们同时把铁块和木块晒在屋外,过一会儿再叫学生一个一个去摸铁块和木块,然后叫他们说有什么感觉。而到了冬季的早晨,我们再把铁块和木块同时放在露天的地方,再让学生一个又一个地去摸,也让他们说自己的体会和感觉。总结出:木块和铁块同时受热和放热时,铁块吸热快,放热也快;木块吸热慢,放热也慢。而我们可以把铁块比作陆地,木块比作海洋,也就是说: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在讲欧洲西部的旅游业时,我们可以请几个去过欧洲的同学上讲台来讲讲他们所去过的著名的旅游点,再给大家欣赏欣赏他们在外地所拍摄的录像和照片,让其他同学深入体会到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   五、巧用成语,助长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成语,会使课堂生辉,助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讲到南极洲水雪覆盖的大陆时,引用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说明南极洲厚厚冰层的形成原因。在学习东亚时,形容日本与我国的位置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与朝鲜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北欧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众多,可形容是“星罗棋布”。用“滴水穿石”来说明流水的侵蚀作用就比较恰当。沙漠地区的风力搬运作用可用“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来比喻。在学习地下水潜水时,可提出“井水不犯河水”的成语在科学上是否可能。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提出采取“杀鸡取卵”的做法是否可行。在学习农业生产时,对于集约经营可用“精耕细作”来说明,对于粗放经营可用“广种薄收”来表达。南极洲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冰川,但冰川的利用对人们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在学习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时,可说明我国几个“名不副实”的矿产地,即甘肃金昌产镍,甘肃白银产铜,青海锡铁山产铅锌,贵州铜仁产汞,湖南锡矿山产锑,这样描述使学生产生兴趣,印象深刻。  六、课外活动,延伸兴趣   课外活动对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组织地理晚会、创办地理小报、撰写地理小论文、组织地理知识竞赛,甚至还可以走出校门,到气象站、工厂参观学习,到野外进行科学考察等。我们组织了部分学生观看狮子座流星雨、观看日食和月食现象、学生回家收集有关地理事物图片、X上下载一些与上课内容有关部门的资料等,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举办板报、墙报、知识竞赛、地理旅游、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既能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使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新学习兴趣得到延伸。  总而言之,兴趣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情绪紧密相联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多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让兴趣与学习,成功与愉快相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并保持下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