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

ID:22219813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_第1页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_第2页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_第3页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_第4页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小学教学论文-->第一章“主体性危机”与语文教学范式变革的吁求一、“内容分析”式教学的实践检视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是一场新旧观念之间的博弃,在对待语文教学的态度上,人们试图在新旧观念的两极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但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为主体”观念下的程式化、教条化的教学范式仍根深蒂固,学生主体虚化、弱化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的转变。“一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强调;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毫不妥协。由于‘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如连体婴儿般一同呈现,后者充分借助、吸纳前者的力量,由此发展为系统、完备的‘讲授教学论’。”这不能不称为语文教

2、学领域的“独特景观”。一个世纪前,杜威(J.Deeneutik),也被称为释义学、连释学、阐释学等。解释学是一门探讨文本理解问题的科学,从词源上看,它源于希腊文“Hermes”,赫尔墨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信使神,被称为“快速之神”,他的职责是把主神宙斯的旨意传达给诸神和人,并把人的语言转达给神,因此,解释学最初的动因是为了正确解释《圣经》中上帝的语言。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Heidegger)把解释学推进到本体论的新阶段,这是哲学解释学的主要标志。哲学解释学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它从人的语言、理解、历史、意义等出发,涉及了西方哲学中许多重要的基本问题。......

3、.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意蕴近半个世纪以来,哲学解释学的影响超出了哲学范畴,涉及美学、文艺理论和教学理论等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表现出强大的包容性与建设性。“视域融合”对理解所做出的哲学探讨,为我们思考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界,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洞见语文阅读理解的本质与特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语文阅读理解的方法论。阅读活动中的“视域融合”,主要指读者的视域与文本的视域相互交融的状态,在哲学解释学“视域融合”思想基础上,我们构建一种指导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系统,即“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第三章“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教学观念与原则.............63一、彰显主

4、体:“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教学观念........63二、多元有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教学原则........76第四章“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结构要素分析........85一、学生:文本世界的意义生成者........85二、教师:“角色丛林”中的对话者........93三、文本:幵放的“召唤结构”........00四、教科书编者:“期待视野”的预判与提升者........106第五章“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运行机制与策略一、“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运行机制教学范式是融教学价值观与方法论于一体并规范教学行为的理论系统。既然它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理论系统,就需要用系统整体的观点去分

5、析、理解和操作,因此,有必要对其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现代教学论将教学视为一种活动或一个过程,既包含实体性的构成要素,又包含活动性的行为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即其运行机制,运行机制能够揭示教学系统内部组织的相互关系和运行变化的规律。......结语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曾经作过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他关于“花蕾、花朵和果实”三者间的不断否定的论述,即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比喻——“花蕾孕育了花朵,花朵又孕育了果实;但花朵的怒放正是否定了花蕾,果实的结出也正是否定了花朵,由

6、此看来,这个否定的过程,不正是以新的形式与内容肯定了先前的存在吗?”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范式的重构,并非充满着拒斥、终结、消解与摧毁,恰恰相反,“视域融合”教学范式旨在“建设”,而非“破坏”。《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温儒敏先生新近撰文指出:“语文界不缺文章,不缺所谓的流派和主张,缺的是科学的发现和切实可行的建议。近来关于语文课程和教材的讨论非常多,许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难于‘聚焦’……语文课改任务很重,除了激情,我们还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以及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介入。”温先生的主张是公允的、客观的、富有建设性的。语文课程改革己经走过了十余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应该

7、学会从看起来冲突矛盾着的形态里去认识其中相辅相成的环节,从而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观点去看待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问题,而这一过程,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结出果实”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