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5287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中小学生命的教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小学生命的教育论文导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关于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等深层的问题迫切地摆在了中小学教育面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中小学生命的教育论文,欢迎借鉴! 一、与现实生活接轨,开设道德理性课程 学校的道德教育应不拘一格,更多地体现现实生活。因为道德及道德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构成了道德生活的现实性,没有生活的实践和参与,学生道德价值的确立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外,道德知识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开放的,从而引起学生的焦虑、思考,促进学生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要使道德教育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并试图回答学生所
2、关心的社会问题及其自身所面临的实际冲突,不但不应阻止学生提出问题而且还要提供建议。不但不能把过于简单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且应该基于从事实中寻求真理的态度,与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讨论这些问题。应该允许那些还没有明白的学生对这些问题仔细思考,并且,只要他们的言论和行为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就应该耐心地等待他们整理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开设有关道德理性的课程。这一课程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创造性品质。真正的道德行为是人自主与自觉的统一,自主具有理性的品格,自觉具有意志的品格。根据理性认识来判断是非黑白,在实践中坚持这种认识,日积月累,就能积善成德。在道德理性的课上,
3、所涉猎的问题不仅有道德方面的,也可能有美学的、经济的、政治的、环境的、宗教的,等等,对每一类价值观的关注都可能有助于道德水平的提高。这一课程也不同于以往简单的逻辑课,而是要面对并着眼于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带有模糊性、冲突性的问题。冲突乃是提升道德思维、促进理性发展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是最需要教育介入的时刻。它要致力于探究事物是“怎么知道的”,力图摆脱他人的结论、宗教、习俗和迷信的影响,力图使人们发现自己的本意,力图有效地克服个人中心主义和种种的社会偏见,力图使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理性,进而推动学生的道德发展走向全面的进步。 二、明确中小学道德教育价值
4、取向———保持社会道德教育目标 与学生个体道德观念之间的合理张力道德,一种是带有先验性、超越性的美德;另一种是受一定环境、条件和时空影响的带有功利色彩的社会性道德。道德本身的层次性,决定学校的道德教育也必然要分清层次,道德教育的起始点应以注重日常生活品德、态度、情感、行为的塑造,不能以终极性的道德标准介入和评判生活,否则势必将目标当成起点,而不顾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发展水平,造成假大空的局面。学校道德教育要把终极性的道德和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的带有功利性色彩的社会性道德结合起来,既有超越也有适应,对现实生活的适应是学生道德超越的基础,学校的道德教育不能脱离于现实的生活这个基础。任何社会
5、的发展和进步,都不能脱离自己特有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基础。学校担负文化的传递、创造的作用,道德教育在培养新人的时候,不能失去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蕴。所以道德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例如勤劳、勇敢、正直、有爱心等),还要培养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民意识:人格独立、平等、公正、诚实守信、正义感等,而且要注重提高学生自主选择和道德自律的能力。任何社会都力图按着自己的设计目标去培养和造就下一代,而开放的现代社会本身却又为自己设计的目标的在下一代实现,创造了自身难以逾越的障碍,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悖论,也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契机。因此,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本身必须充分蕴涵学生个人选择的余
6、地,在学生个体的道德观念与社会总体道德教育目标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这种张力并没有消解道德教育的作用,而是把道德教育的重点由告诉学生“做什么”转向到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和“怎么样”,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改革的时代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条件下,增强对外部纷繁复杂社会的选择、自主适应的能力。 三、加强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的现实选择 一些学校的德育强调政治而轻道德,德育主要是“育政”,而非“育德”,多数人还以政治尺度来度量学生的道德品质,抹杀了政治与道德之间的界限和作用,践踏了学生的道德尊严。因此,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在内容的现实选择上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 1.自律
7、教育。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的自律不是别的,是个体在内化社会道德律令基础上自己立法的结果。中国人素来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自律。孔子的“克己复礼”,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等,都强调克制自己的私欲,用内心的心性之理排除个人欲念的干扰,从而达到道德上的自律。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道德上的自律越来越重要,学校道德教育也将走向以培养学生自律为主,这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面。《学会生存》也同样指出:“未来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