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22439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6
《导学案 教案-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导学案教案姓名:课题:11、《春》共2课时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美读课文,积累优美的句子,体会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情感目标: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重点:1、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特点。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难点:1、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2、提高朗读、感悟能力,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音乐美、图画美、情感美、语言美。学法指导:导学过程:考点或训练的能力自主教案(手写)一
2、、导入本课:(放“四季”图片。)在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并谈谈喜欢的理由。(如果能结合季节景物来谈就更棒了!)是啊,四季如画,各有特色。今天我们就随朱自清一起走进四季之首《春》。二、检查预习:散在(sǎn)酝酿(yùnniàng)窠巢kē卖弄nòng应和hè薄烟bó蓑衣suō抖擞sǒu三、作者简介: 1、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2、介绍写作背景: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
3、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所以他的文章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春》是风格演变特别明显的篇目。四、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可分三部分春;绘春;春。其中在“绘春”部分又描绘了五幅图画可依次概括为:春图;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本课加大识字量,扫清拦路虎培养学生搜集查找能力,走进名人。1、学生要求独立完成思考,不理解的做好记录。图;春图;春图;春图。2、美读课文:A.把你以为好的的词语推荐出来。B.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读给同学听听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C.用“我觉得《春》像一首 。”来概括你读了春后的感受。三、深入研讨:推出本堂课的重点:欣
4、赏结构美,展开联想,体会文境美。1.欣赏结构美:(构建画面,拟好标题,配好音乐)(提示:请同学们看到“思考与练习三”“春”的描写可分为三部分。我们一起来给这三部分取好名字:四个字,含春字)A.读(1),展开想象,构建画面,大家讨论,取好名字(四个字,含春字)。教师提示,点拨。明确:东风送春——表达人们急切的盼春之情。突出一个字“盼”厅主旋律:欢快B.读(2—7)大家讨论,取好名字(四个字,含春字)。教师提示,点拨。明确:春绿江南——展示春回大地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的蓬勃生机。突出一个“绿”字为何要用“绿”字——展示新,力,美。 主旋律由舒缓,甜美到激越。(提示:我们可以按总写、写景,
5、写人把(2—7)分成三个层次。同学们讨论思考,取好名字。明确:(2)春回大地——抓住山、水、阳光等来展示春光灿烂,鸟语花香、万物复苏,人们欢欣突出一个“回”字——张开了眼,朗润、涨、红(主旋律:舒缓欢乐)(3—6)春色醉人——展示春天的明丽和无限生机。(提示:按所描绘的四幅图画分四小层次)学生讨论明确:春草篇:春草报春——清新柔软,精神愉悦春花篇:春花争春——热热闹闹果香满园春风篇:春风唱春——轻柔和煦心情舒畅春雨篇:春雨润春——润物无声和谐静谧 主旋律:(欢快,甜美)明确:(7)春到人爽——展示人们在美丽的春天里充满活力,奋力向上。突出一个“爽”字(主旋律:激越)C.再读(8—
6、—9)同学诵读,构建画面,取好题目明确:春意催人——展示春天的新、美、力,以及春天带来遐想,并启人深思,催人奋进。突出上个“催”字——一年之计在于春领着我们“上前” 主旋律:刚健六、本课小结: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的感受。(学生发言)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我觉得《春》像一幅山水画我觉得《春》像一阙田园牧歌式的词。我觉得《春》像一首节奏明快的歌。2、再进一步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和讨论。1、学生思考回答,讨论探究合作。2、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结构层次。教学流程(第二课时)七、研讨赏析:A.词语;工夫—功夫:都是名词,常互换使用;表时间多用“工夫”,表本领、能力多用“功夫”;盼
7、望—期望—希望:都可做动词,“盼望、期望”含有殷切等待的意思,语意较重,只能对别人涌对自己,“希望”只是一般的想想,语意较轻,对别人,对自己都可以用,“盼望”只作动词,后两都还兼做名词。朗润—湿润:都有“润泽”的意思,前者还有“明朗”的意思,课文中指山形清晰,山色润泽;后者有潮湿的意思,表明事物的干湿程度。 “吹面不寒杨柳风”:见注释⑤,全诗是“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年之计在于春”:见注释⒀。语出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