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11344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6
《基于高职国际金融专业项目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高职国际金融专业项目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探析对高职高专国际金融专业项目课程推行双语教学不仅是国际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能有效地帮学生提升学习金融的精准度,但目前存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评价、学生水平及教师能力等多方面的瓶颈,采用大类招生选拔学生等策略可以突破瓶颈限制,实现国际财政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自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专业课程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也被广泛推行,其主要
2、特点是根据职业岗位群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将职业能力课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按工作内容模式设计成具体的技能训练项目,整个教学过程须围绕着这些训练项目来进行组织和评价,以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职业能力的定位标准。目前全国高职国际金融专业也普遍采用了这一教学模式。对项目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指把英语和中文作为课程教学的媒介语来实现学生对国际金融专业知识、技能与语言的共通。一、高职国际金融专业项目课程推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一)国际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内金融市场
3、逐渐开放,金融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目前我国已分两批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设立自贸区,据媒体报道,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也即将于2016年浮出水面。金融改革是自贸区实验的重要内容,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亟须一批既对国内传统金融业务十分熟悉,又对国际金融业务运作特别了解,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沟通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并重的复合型金融人才。而高职高专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讲,重在培养具有金融行业所需技能的基层实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对高职国际金融专业的
4、核心职业能力项目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最佳途径,它能够保证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打开一个了解国际金融形势的窗口,让学生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国外最新动态与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推其成长为有创造精神的、有综合能力的、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二)提升金融学习精准度的要求现代金融业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从北意大利到荷兰到英国到美国的发展脉络以及西方人对金融理论的研究、对金融实践的创新一直是我们探析、学习和借鉴的基
5、础。当原版的金融理论翻译过来之后,不得不受译者局限性所影响,出现信息失真和变异的现象。如有一些普通词汇在金融英语固定的词组中,往往呈现出多义性。以open一词为例。该词的基本意思是“打开,开着的,公开的”,但在金融语境中,当它与不同的词构成固定的词组时,就产生了特殊的意义,显示出其“专业”的特点。例如:openaccount未结算账户;openInterest空盘量,未平仓合约量;opencheque普通支票,无划线支票;opencontract无条件契约;openoutcry公开喊价;openpolicy预
6、定保险单,开口保单。在以上词组中,open的意思各不相同,比如,openaccount中的open的意思是“未清算的,未付清的”,而openInterest的open则是指“未平仓的”。opencheque普通支票是相对于划线支票(corssedcheque)而言。openoutcry的open是“公开的”。而opencontract的open指“无条件的”。openpolicy的open是指“预约的”。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往往因为所学知识是以中文存在的而无法与工作中的英文对接,因此,国际金融专业实行双语教学能
7、有效地克服学生由于语言文化隔阂不能更好地理解“第一手”材料的障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二、高职国际金融专业项目课程推行双语教学的瓶颈(一)教学模式设计缺乏系统性1.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零散孤立,缺乏系统性。经过国家示范性建设之后的高职高专院校国际金融专业基本都能遵循项目课程开发的流程,按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资格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等先进职教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其课程一般划分为基本素质课和职业能力课两种,基本素质课包含思想道德修养、高职综合英语、办公软件应用、体育等,职业能力课包含经济学基
8、础、金融学基础等职业能力基础课,以及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保险实务、证券投资实务、外汇交易实务、金融英语等职业能力核心课,加之企业教学项目(客户理财)等综合技能课。这些不同学科的课程群各自为政,专业课、语言课、计算机课等各门课程独立开设,课程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难以形成课程群之间的相互配合,专业课程设置呈现为一种互不交融的大“拼盘”。2.在教材类型的使用上随机选择,缺乏科学性。教材是课堂师生信息交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