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04814
大小:7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6
《南北朝文中“比”字比较句的南北差异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北朝文中“比”字比较句的南北差异研究摘要:南北朝时期“比”字比较句存在差异。本文选取南北朝文调查“比”字句的南北不同表现,发现南北朝新出现的“以+X+比+Y”和“X+比+Y+VP”两种句式在南朝文中的用例数量和比例均比北朝文高,且南朝文“比”字句比北朝文“比”字句更多地采用新形式。关键词:南朝文北朝文“比”字句南北差异一、弓I言《颜氏家训?音辞篇》说:“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e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从颜之推的话可知,南北朝时期南北语音、词汇方面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学者们对此也做过一些研究,比如鲁国尧[1][2
2、]、汪维辉[3]等。萧红以人称代词为例,探讨了南北朝时期词法的南北差异[4]。句法方面,刘海平以名量结构和比较句为例,探讨了五、六世纪南北语序的差异[5]。但从总体上来说,学界对于南北朝时期南北语法差异的探讨还不够深入细致,这方面还有较大的研宄空间,本文以比较句为例,讨论南北朝时期的语法南北差异情况。本文所据语料为南北朝文,调查的具体文献有:北朝文包括全北齐文、后魏文和后周文,南朝文包括全宋文、全齐文、全梁文和全陈文。“比”字句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比较句,是指带有“比”字的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如“甲比乙好”。其中心语是谓词或谓词短语,用来表示甲乙两物或两事在数量、性质、
3、程度上的差别,故又叫差比句。相比较的甲乙两物或两事不是等值的[6]。现代汉语中“比”字句一般不用来表达平比和极比。《马氏文通?论比三之八》中道:“凡色相之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象静为比有三,曰平比,曰差比,曰极比。平比者,凡象静字以比两端无轩轾而适相等者也。等之之字,为‘如’‘若’‘犹’‘由’诸字,参诸所比两端以准其平。差比者,两端相较有差也。差之之字,概为‘极’字,‘于’‘乎’两字亦间用焉。其所以为较者,则象静字表之。差比有不用‘于’字者,则首端大概为‘无’‘莫’等字,而简练短句,即无‘无’‘莫’等字,‘于’字亦从删
4、矣。”[7]无论是平比还是差比,马氏均未谈及“比”字比较句,马氏所选语料大多来自先秦两汉文献,当然,这并不代表先秦时期没有“比”字句的用法,只是那时的“比”字句不是主要的比较句。先秦时期“比”字句中的“比”?是动词,是“相比”“比并”的意思,后来逐步虚化为介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比”字句中的“比”虽还是动词,但是其使用数量和使用频率均高于先秦时期,“比”字句已经较多地用来表示比较,与现代汉语的情况不同的是,“比”字句既可用于平比,也可用于差比,但不用于极比。二、南北朝文中“比”字比较句的南北差异分析史佩信将先秦两汉比动句划分为5类:1.比X于Y,(P);2.比之于Y,
5、(P);3.比于Y,(P);4.X比之Y,(P);5.X比Y,(P)[8]。Peyraube谈到,“比”字句的形式到南北朝时期大致有以下十种格式:1.X+比+于+Y;2.比+X+于+Y;3.X+比+Y;4.X+Y+比;5.X+以+Y+比;6.X+与+Y+比;7.以+X+比+Y;8.X+比+Y+VP[9]。综合Peyraube和史佩信的划分法,本文调查南北朝文“比”字句从以下十类展开:1.X+比+于+Y;2.比+X+于+Y;3.X+比+Y;4.X+Y+比;5.X+以+Y+比;6.X+(与)+Y+比;7.X+比+之+Y;8.X+比+之+Y+VP;9.以+X+比+Y;10.X
6、+比+Y+VP。北朝文献全北齐文中,②式1例。如:(1)或杀身成名,或去食存信,比性命于鸿毛,方义节于熊掌。(《与侯景书》)③式10例。如:(1)志犹学海,业比登山,蜘蹰缇衮,绛帐韦编,寻微启奥,敷理入玄。(《广平王碑文》)⑥式3例。如:(2)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洛阳伽蓝记序》)⑦式1例。如:(3)钻味既久,斐??如有所见,比之前注,微谓异于旧说。(《上老子道德经注表》)⑧式2例。如:(4)今大齐之比关西,强弱不同,贫富有异。(《陈兵势》)⑨式2例。如:(5)以正平比夫大禹,常谓拟谕非伦。今以德林言之,便觉前言非大。(《遗尚
7、书令杨遵彦书荐李德林》)全后魏文中,①式3例。如:(6)今远遵明令,宪章旧则,比于祀令,己为决之。(《祀先代诸圣诏》)②式3例。如:(8)比圣朝于弱周,而自同于五霸,无厌之情,其可极乎?(《议答吐谷浑慕瑰》)②式9例。如:(9)叹功德则比陈词之祝史,受?e-r虻仁?帛之等差,设威仪则效旌?缰?文物,凡诸举措,窃拟朝仪云云。(《论佛教表》)⑥式4例。如:(10)上与三皇比隆,下与五帝齐美,岂不茂哉!(《上谠言表》)(11)至德与圣人齐踪,鸿名共大贤比迹,“文穆”之谥,何足加焉。(《奏驳太常议甄琛谥》)⑦式2例。如:(12)《春秋》之义,大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