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毒素对慢性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痉挛的疗效分析

a型肉毒毒素对慢性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痉挛的疗效分析

ID:21961695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a型肉毒毒素对慢性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痉挛的疗效分析_第1页
a型肉毒毒素对慢性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痉挛的疗效分析_第2页
a型肉毒毒素对慢性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痉挛的疗效分析_第3页
a型肉毒毒素对慢性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痉挛的疗效分析_第4页
a型肉毒毒素对慢性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痉挛的疗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a型肉毒毒素对慢性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痉挛的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A型肉毒毒素对慢性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痉挛的疗效分析杨幸华(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广东广州510440)【摘要】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反射性痉挛及痉挛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对8例脊健损伤后存在反射性痉挛并口服巴氯芬及常规物理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A型肉毒毒素多点肌肉注射治疗,疗效结局以治疗前后痉挛肌肉的改良Ashworth分级、24小时自发牵张反射的发生频率、痉挛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夜间因痉挛抽搐致醒次数评价。结果:注射后10天所有被注射肌肉(10%)的改良Ashwo

2、rth评分呈下降趋势,24小时自发牵张反射发生次数减少、痉挛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夜间因痉挛抽搐致醒次数减少;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有效减轻慢性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痉挛性反射及痉挛性疼痛。【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脊髓损伤;痉挛【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186-03痉挛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大于80%的脊髓损伤患者存在痉挛[1】。脊髓损伤患者下肢痉挛除肌张力升高外,通常还伴有腱反射亢进、髌踝阵挛、屈伸或过伸反射宂

3、进[2],严重者产生疼痛[3]、不适感及对睡眠和日常生活如转移、会阴护理等造成影响,迫需解决。A型肉毒毒素己广泛应用于治疗祌经系统多种运动障碍,并且己成为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首选药物,如脑损伤后局部痉挛、书写障碍和痉挛性斜颈等[4〜6]。国外也有学者将其用于脊髓损伤后痉挛状态的治疗,但对慢性脊髓损伤后严重痉挛患者的大剂量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鲜有报道。木研究主要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慢性脊髓损伤患者严重双下肢痉挛,尤其是痉挛性牵张反射及痉挛性疼痛的疗效。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8例患者均为2011年

4、4月〜2015年12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24〜65岁,平均40±13.03岁。颈段脊髓损伤6例,胸段脊髓损伤2例;ASIA分级A级4例,B级2例,C级2例。病程0.5年〜12年,平均3.99±4.44年。纳入标准:①经MRI确诊为完全或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②双下肢存在肌痉挛并痉挛性牵张反射,24小时屈曲反射和/或过伸反射发生的次数人于16次,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或睡眠,或导致疼痛等明显不适;③常规物理治疗及药物抗痉挛治疗最少1

5、个月以上无效,停用药物1周以上;④患者知情同意,并愿意接受闪毒毒素肌闪注射治疗。排除标准:①排除生命体征不平稳或存在认知障碍患者;②严重泌尿系感染患者;严重便秘、压疮、结石未治愈或解除患者;下肢严重骨折未愈合患者;③把绝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1.2方法1.2.1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评估及包括运动、作业、理疗、巴氯芬等的综合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护理方法:避免诱发肌痉挛的因素(如寒冷、疼痛、泌尿系统感染、便秘、被动活动吋用力过度等),采取抗痉挛的良姿体位等。1.2.2靶肌及位点选择:根据患者主要的痉挛肌

6、群和牵张反射发生情况决定治疗肌闪及位点。确定患者牵张反射的类型,屈曲反射为主的患者主要注射内外侧胭绳肌、腓肠肌,过伸反射为主的患者主要注射股四头肌、比0鱼肌、腓肠肌。部分内收肌张力明显升高并影响护理的患者增加注射股内收肌群。1.2.3注射方法:采用保妥适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BTX-A),用生理盐水,按100U/4ml的比例进行稀释,用lml注射器分装。选取靶肌肉的肌腹部位分点注射,每个注射位点注射0.5〜lml,每块肌肉注射2〜6点,每块靶肌肉注射50〜150U,每次先注射一侧下肢,单侧肢体注射总量

7、为400〜600U:5〜7天后注射另一侧下肢。先后两次双侧肢体注射总量800〜1200U。1.2.4疗效观察指标:改良的Ashworth量表(因所宵患者治疗前后评估的肌群肌张力评分均≥2,故以数字2〜4表示)、24小时自发牵张反射发生次数、痉挛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夜间因痉挛抽搐致醒次数。每项指标均测量3天取均值。1.2.5采用用SPSS12.0处理数据,均进行秩和检验。3.结果双侧下肢注射后1周肌张力有下降趋势,24小吋自发牵张反射发生次数减少(P<0.01)、4例患者痉挛性疼

8、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P<0.01}、3例患者夜间因痉挛抽搐致醒次数减少(p<o.oi)。结果见表2。11例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木4.讨论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肌肉张力异常增高的症候群,是一种由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功能障碍。临床上痉挛多见于脑卒中、脊髓损伤、脊髓病变、脑瘫和多发性硬化症等。脊髓损伤患者下肢痉挛除肌张力升高外,通常还伴有腱反射亢进、膑踝阵挛、牵张反射亢进,严重者产生疼痛、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