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解题方法

浅谈高中数学解题方法

ID:21870528

大小:51.6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5

浅谈高中数学解题方法_第1页
浅谈高中数学解题方法_第2页
浅谈高中数学解题方法_第3页
浅谈高中数学解题方法_第4页
浅谈高中数学解题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数学解题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数学解题方法【摘要】任何学问都包括知识和能力这两方面,对于数学,能力比起仅仅具有知识更加重要。【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方法【中图分类号】G632.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02-01任何学问都包括知识和能力这两方面,对于数学,能力比起仅仅具有知识更加重要。而数学中的能力指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数学教师,如果把他的时间塞满了例行运算来训练他的学生,他就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中学数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才智、独特见解及创造精神,把“解题”作为培养数学才能和教会他们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对于数学题,其求解过程可总结为以下

2、四个阶段:①必须弄清问题,清楚地看到要求的是什么?②必须了解各个项之间有何联系?未知数与已知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③实现所制定的计划,④回顾能完成的解答,对它进行检验和反思。上述每一个阶段都有其重要性,下面通过实例对每一个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一阶段:弄清问题。回答一个你尚未弄清的问题是愚蠢的,首先必须了解问题的文字叙述,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可检查学生这一点,同时不要错过这样的问题: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满足条件是否可能?例1、若x、y、zER,且x+y+z=l,求证:x2+y2+z2^13要证明这一道题目,要求做题者必须掌握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与技巧,明确要证的结论是什么?已知条件是什

3、么?条件与结论之间有何关系?此题的已知条件是三个实数的和为1,根据此条件要证明它们的平方和不小于13。第二阶段:拟定计划。我们知道,求解一个问题的主要成绩是构想出一个解题计划的思路,看着未知数,试想起一个具有相同或相似未知数的熟悉问题来,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你能否利用它?为了解利用它,你是否应该引入某些辅助元素?你是否利用了所有的已知数据?你是否利用了整个条件?你是否考虑了包含在问题中的所有必要的概念?因而我们需要拟定一个计划。例2、继续考察例1例1中需证的不等式,左边是条件中三个实数的平方和,因此对此不等式的证明,一般地,我们的做法是先对条件等式两边平方

4、。对x+y+z=l两边平方得:x2+y2+z2+2xy+2xz+2yz=l观察平方后的等式:此式中已经得到待证式左边的式子x2+y2+z2,而其余三个式子2xy,2xz,2yz可通重要不等式的变形2ab

5、+y2+z2+2xy+2xz+2yz=l而2xy彡x2+y2,2xz彡x2+z2,2yz彡y2+z2、?...x2+y2+z2+2xy+2xz+2yz彡3(x2+y2+z2)?即3(x2+y2+z2)彡I...x2+y2+z2彡13这样就实现了我们的求解计划。第四阶段:回顾、反思。这一阶段是我们最缺乏的,即使是相当好的学生,当他得到问题的解答,并且干净利落的写下结论后,通常就会合上书本,找点别的事来干。对于这一阶段,很多做题者都容易忽略,其实通过回顾能完成的解答,可巩固基础知识和发展解题思维。例4、再考察例1仔细观察例1,易知本例所证不等式取等号的条件是x=y=z=13,此时x2=y2=z2=

6、13?2o活用二元均值不等式的关键在于创设条件,进行检查的分拆和配凑,于是有如下证法:证明:•••13=13?2+13?2+13?2...x??2?+y??2?+z??2?=(x2+13?2)+(y2+13?2)+(z2+13?2)_13>2X13x+2X13y+2X13z-13=23(x+y+z)_13?=23-13=13故x2+y2+z2^13此外,还可采用增量换元法:Vx+y+z=l.•.可设x=13+t??l?,y=13+t??2?,z=13+t??3?则有t??l?+t??2?+t??3?=0/.x2+y2+z2=(13+t??l?)2+(13+t??2?)2+(13+t??3?)=

7、13+23(t??l?+t??2?+t??3?)+(t??12?+t??22?+t??32?)=13+(t?l?2+t?2?2+t?3?2)而t?l?2+t?2?2+t?3?2彡O...x2+y2+z2=13+(t??12?+t??22?+t??32?)彡13即x2+y2+z??2?^13通过对例1的回顾,我们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并且还可进一步对例1从多个角度去探索、研宄,对题目进行引申和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