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26745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中考政治命题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考政治命题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启示 中考政治命题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启示 河南省汝州市一中高东升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印发实施已五年有余,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省的思想品德中考试卷研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积累了很多优秀的经验,但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学现状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中考命题的思想和理念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结合近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方可确保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近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的主要特点 1、紧扣热点焦点,贴近学生实际 近年中考政治试题能本着切合学生
2、实际,广泛地联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内、国际的热点问题,以及学生的发展实际,选择和设计试题的情景材料,要求学生对试题所给予的信息进行整理、判断、归纳、分析、综合的思维加工,发表自己的看法,由此考查学生认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思想方法、基本做人道理和基本人文素养,以期实现认知、能力、情感协调发展的教育目标。 2、科学考查“双基”,突出综合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考试卷对“双基”的考查,不是死记硬背、机械复制,而是重在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表达能力,说到底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和思维水平。 3、关注学生发展,突出自主成长 根
3、据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中考试卷不仅要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更要关注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实现知行统一。 4、答案不拘一格,鼓励创新思维 为了考查能力,中考题都是在设置情境上设问。答案紧扣设问,结合情境生成。这样的答案对全体考生是公平的,也是经得起评价的,更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近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对教学的启示 针对近年中考试卷的特点,思想品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1、潜心研究中考 中考通过教材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及社会实际的情境材料及问题考查学生的能力。因此,我们要真正弄清楚:哪些是主
4、干知识,书面考试能考查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在教学中如何创设和引用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情境和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等问题。 中考命题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总体思路上作了重大调整,由侧重于“关注时事热点”转变为侧重于“关注时代主题”(当代人类关注的主题、当今中国关注的主题、当前河南关注的重大问题)。凸显对时代主题不同角度的考查,意义重大而深远,是个新课题,它将对初中政治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时代主题”的关注与研究,并从对每道中考题的研究中找到具体的方法要领。 2、深入研究学情 学生并不天然拒绝与老师的配合,而是天然具有配合的欲望。我们要真正把握学情、班情
5、,就要了解、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知识水平能力、内在心理需求。只有适合学情的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取得效益的最大化。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生,想方设法鼓动、发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足学习的信心,确立积极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并为之而努力,促进学生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3、深化课堂改革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模式、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程度、思维的自觉性等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彻底变革过去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培养
6、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要真正以学生为本,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这个角度来说,抓好每节课也就抓住了质量。 4、抓实基础知识 思想品德学科考查能力中第一条就是要求学生具有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这是最起码的能力要求。不少学生及家长有一种误解,认为学政治只是读一读,记一记。平时不能说学生没有花时间,但时间仅仅花在死记硬背上,而没有真正领悟知识,贯通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不能辨证全面地分析主干知识点,因此,必须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死记硬背为理解中记忆,提高思维含量和质量。抓基础重在一个“抓”字。在明确内涵即弄清抓什么的前提下,要继续研究怎么抓的问题
7、。抓基础靠师生共同抓,要切实解决教师怎么抓、学生怎么抓的问题。总之,要不断深化拓展对“抓基础”的内涵的认识和把握。 5、培养学生能力 中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增强老师的能力教学意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意识。由于学生能力的生成是不可代替的,因此,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都应当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思维和能力提高的过程(即不断接受信息、自觉提取和处理信息、运用信息、传递信息、发现信息的过程)。重视能力,不能弱化知识;重视知识,不能放弃能力。要千方百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