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缘》研究综述

《再生缘》研究综述

ID:21808957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再生缘》研究综述_第1页
《再生缘》研究综述_第2页
《再生缘》研究综述_第3页
《再生缘》研究综述_第4页
《再生缘》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生缘》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再生缘》研究综述【】清代奇女子陈端生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成就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再生缘》。这部作品长期被埋没在难登大雅之堂的弹词行列之中,但是陈寅恪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对该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甚至将其与希腊、印度的大史诗相提并论,认为陈端生有绝世的才华,其功力不亚于杜甫。可谓推崇备至。陈先生在目盲脚残的情况下听人读完了《再生缘》,在连稿纸都奇缺的条件下口授并由助理代笔写出了《再生缘》研究的开山之作《论再生缘》。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了该书,决定从身世,版本流传以及作品的思想、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再生缘;版本;思想    一、梦幻奇女子——端生

2、身世和创作背景  在郭沫若所校订的《再生缘》中,附了他论端生身世的论文,将其一生制成年谱,以观创作之背景。据郭老考证端生于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年正月降临于有天堂之誉的杭州,在其十八岁时即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秋在北京开始写《再生缘》,并做成了前两卷,于次年二月至五月亦在北京成书的第三至第八卷,可谓神速。端生在其二十岁时即乾隆三十庚寅(1770)一月至三月半在登州完成书的第十三至第十六卷。直到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即三十四岁时才完成她的最后一卷。此卷她花了十个多月才完成,和之前写作的神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可推知这和她的丈夫被发配伊犁有很

3、大关系,此时她已无心写作了。端生在剩下的人生中只是等待着丈夫的归来,躲避着他人的白眼。她那被陈寅恪先生誉为史诗般的弹词并没有在她人生最后的十年中完成,嘉庆元年丙辰(1796),她与世长辞,而这年她的丈夫正奔赴在回家的路上。端生享年四十五岁。  陈端生之所以能够写出在当时就轰动的作品(尽管学术界不以为然),与她的家庭文化背景也是密切相关的,她的祖父陈句山是当时名士,并以诗文享誉四方,有《紫竹山房诗文集》传世。值得一提的是他主张女子德才兼备,在其《才女说》一文中,表达了这种主张。  世之论者每云“女子不可以才名,凡有才名者往往福薄”。余独谓不然。……诚能于妇

4、职余闲,流览坟索,讽习篇章,因以多识故典,大启性灵,则于治家相夫课子,皆非无助。以视村姑野媪惑溺于盲子弹词、乞儿说谎,为之啼笑者,譬如一龙一猪,岂可以同日语哉?又《经解》云:温柔敦厚,诗教也。……由此思之,则女教莫诗为近。才也而德即寓焉矣。  可见陈端生自小便接受了诗教。她的才华确实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的那样,绝世惊人。六十万字的叙事诗,都用七言排律的体裁完成,真是叹为观止。而且通篇的平仄和规律都很严格,转韵自然,对仗工整。行文插述的叙事文字和说白简洁明了,整部书雅俗共赏。之前所作的《天雨花》和之后所作的《笔生花》都鲜有此般功力。然而,陈句山提倡温柔敦厚的诗

5、教,陈端生却是叛逆奔放的,她在祖父唾弃“盲子弹词、乞儿说谎”时,写下了长篇的《再生缘》弹词。最终,具有叛逆性格的陈端生成就了书中反叛形象的孟丽君。  如果说《再生缘》带有自传体性质的话,那么不难看出端生的母亲汪氏夫人同样喜欢读弹词,书中十七卷卷首云:“慈母解颐频指教,痴儿说梦更缠绵。”即将此情况说得很清楚。所以端生能创作长篇弹词和她的母亲有很大关系。对此,陈寅恪先生亦认为陈端生的文学“与其母有关”。  尽管陈寅恪和郭沫若都对陈端生的生平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但是她的身世至今还是有很多地方模糊不清,存在着许多疑点。比如其个人身份和丈夫名字,陈寅恪、郭沫若以及其

6、他的学者之间曾发生过歧义。主要的分歧在陈云贞是不是陈端生以及陈端生的丈夫范某究竟是范菼还是范秋塘。认真阅读有关资料后,对前一个疑问,郭沫若先生的观点——陈云贞就是陈端生,更为确凿可信。该问题的确认缘于端生妹妹陈长生的《绘声阁续稿》,郭沫若先生做了非常详实的考证,此不赘述。而后一个问题的考证,无论范某是范菼还是范秋塘都有让人不信服的地方,鉴于史料的匮乏,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待于更多文献的发掘。  二、《再生缘》的版本  由于《再生缘》一直属于被斥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弹词行列,故而它的传播多是通过民间的渠道,其流传至今的版本大致有手抄本、刻本、删改本、石印本和现代排

7、印本。然而可惜的是,它没有受到学术和官方的重视,各种版本都是漏洞百出,直到近代的郭沫若校订的十七卷本才较为精准,这种现状确实需要更多学者参与其中,推出更为精确的校本。在郭沫若先生的论文中,他提到过两个版本,一部是郑振铎藏的手抄本,此本二十卷,前十七卷与其后刻本相同,后三卷由另外一个人续补,郭沫若先生如是言:“这一抄本是几个人汇抄而成的,无前题后跋,无目录,也无和续姓名。仅在第一卷开始的卷目下和第二十卷煞尾的卷目终,各印有朱文‘姚’字方形图章,盖是书主的钤记。”一部是道光三十年(1850)三益堂刊行的本子。前抄本与其后的刻本共同点便是均为二十卷,但最大的不

8、同在于抄本的后三卷非梁德绳,而是另一人所作,郭沫若认为续的还远不如梁续好。然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