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王丽霞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王丽霞

ID:21505498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王丽霞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王丽霞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王丽霞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王丽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王丽霞王丽霞陕丙省横山县波罗镇凯静小学719109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祌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些都说明探宄式学习应成为教学的主流,是学习的主要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

2、探究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牛.的探索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精心创设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索的学习状态中,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是与旧知识有联系的,同时乂是新奇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与探究,另一方面乂使其感受到己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

3、学“分数的基木性质”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准备三根红毛线和一把剪刀,告诉学生这三根红毛线的K:度是相同的,要分给三个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但不是每人分一根,而是第一个拿第一根的,第二个拿第二根的第三个拿第三根的,你们说这三个同学哪个分得的红毛线长?学生立刻展幵了积极的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但由于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老师让同学们推选三个发言积极的同学上来分别取自己的一段。“怎么会是一样长呢?”“三个分数怎么会是一样大呢?”学生对眼前的事实不相信,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观察,寻找规律,这样在宽松

4、、民主、讨论的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富冇启发性的故事、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动手操作等,都能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4情境,促使学生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的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二、开放学习空间,提供自主探宄的平台探宄性学d要求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而现行的数学教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呈现内容的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熟悉教材,把蕴含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挖掘

5、出来,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吋可这样设计:1.出示三个比:2:34:6,6:9。2.观察一下,这些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哪一个比的比值最大呢?4.你还能写一些比值是2:3的比吗?看谁写得又多又快。5.只冇怎样,才可以写得又多又快?6.比值相等的比,是不是只有这样一组呢?7.自己写出一个比,看能不能写出一些和它比值相等的比。8.我们写出了很多比值相等的比,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条什么规律呢?学生全员参与,主动归纳概括,得出了比

6、的基本性质,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学吋不应把答案或结论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要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把“书本数学”变为“活动数学”,让学生在“再创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在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探究,在尝试对比中发现规律,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三、给予充分的吋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吋间作保证,不要让探索学习过程匆匆而过。当学生围绕着

7、问题要求正在热烈讨论时,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而中断学生的探宄过程。奋些老师往往会在学生自主探究前给学生进行铺垫,看似明确了思维方向、提高了课堂效率,实则为学生设置了思维通道,缩小了探究的空间。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工具,提供一个较大自由度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充足、合理的空间中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认识”吋,首先为学生提供许多具体的立体图形一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让学生根据预习的知识从中挑选出圆柱,运用眼观、手摸、比较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圆柱的特征。接着,展示学生搜集的实物,并

8、加以介绍,使学生对圆柱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把自己手中可以改为圆柱的东西改为圆柱,这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也是能力的培养。学生们有的把书卷成了圆柱,有的把橡皮泥捏成了圆柱……在讲授时,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圆柱模型,提问:你能告诉我,你制作的模型用了多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