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51398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摘要在数学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尽力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给学生创新的氛围;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鼓励学生质疑,启迪创新灵感;活用生活素材,引发创新兴趣;巧设开放性题目,培养创新能力”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G623.5:A:1002-7661(2011)09-0066-02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
2、发展,没有进步。这就要求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要有目的、有步骤地结合教材内容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建立学生最佳智能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建立和谐关系,营造创新氛围 “师道尊严,唯师独尊”的传统教师观已被现代教学所遗弃,现代教学观以为“一日为师,终身为友”更接近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协、促进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因此,应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把微笑鼓励带进课堂,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民主教学,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
3、生心情舒畅,思维才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才能敢想、敢说、敢问,创新潜能才能得以发挥出来。反之学生对教师畏之如虎,上课大气不敢出,成天处于紧张惊恐状态,又能有什么创新?所以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欲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由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又怎能有创新?因此,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为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力,是创新的萌芽,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 例如
4、: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之后,我拿了一块不规则的石头走上了讲台,全班同学很奇怪老师拿一块石头干什么。”我说:“老师今天请大家帮忙来了!”“帮什么忙?”大家更奇怪了。“怎样才能测出这块石头的体积呢?”这下,全班同学的兴趣激发起来了,讨论异常激烈。汇报时有三种方案,支持者较多。一种是估测。第二种是先找一块同样的石头把它凿成正方体(或长方体)量出棱长(或长、宽、高)求出体积,再称出重量,最后再称一下这块石头的重量,就可以求出这块石头的体积了。第三种方案是把这块石头放入装了水的量杯里,让石头完全淹没,根据水
5、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测出石块的体积了。然后,我引导同学们比较,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第一种方案不准确,第二种方案太麻烦,第三种方案最为简便。我问那位同学是怎么想到的,他说是根据语文课文《乌鸦喝水》想到的,他的回答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 三、鼓励学生质疑,启迪创新灵感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检测手段,一个好的提问,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启迪学生创新的灵感。只要学生能从老师的引导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就能启迪学生思维。如在教学“能被2、3、5整
6、除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我便马上说出这个数能否被2、3、5整除。学生很惊讶,然后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终于明白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更可喜的是还有几位学生根据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大胆推导出能被9整除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数字和能被9整除),这是教材上没有的。我当即给予了表扬,这就是创新! 四、活用生活素材,引发创新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自由探究,从中感受到“数学对于生活的
7、意义”,并体验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了两步应用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四年级二班学生准备利用双休日去游东湖公园,学生一共45人,老师2人,公园门票规定每人3元,50人以上(包括50人)可购团体票,每人2元。如果派你去购票,该怎样购票为好? 这道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应用题,激起了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考虑购票方案时,不仅要运用数学知识,而且要考虑经济情况,还要在几个方案中比较出最佳方案,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也受到了“优选法”
8、数学思想的熏陶,又体验到了数学对生活的价值。 五、巧设开放性题目,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性题目就是一道题(有的看似条件不足),根据已知条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用不同途径就会探究出不同的答案,如:一个正方形桌面,锯掉一角,还有几角?这类题目的设计既可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知识间的联系,还可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思维水平。 例如:在学习了行程问题后,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题“甲乙二人同时从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