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_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_0

ID:214279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_0_第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_0_第2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_0_第3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_0_第4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_0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_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感受作者观察能力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3、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4、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教学设计】第一时一、导入新用动漫导入新:动漫简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间用足迹连接,意喻从幼儿成长成少年。二、整体感知1、简介作品(《朝花夕拾》是一部散集,共收集了十篇,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

2、晚上才拾取)回顾作者及主要作品(PPT)。2、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依题目所示,将划分为两部分,并找出这两个部分起止句中的过渡段。3、默读,思考:的百草园,并阐述理由。有趣、乐、奇幻、……4、“乐”在何处?(园中美景、美女蛇传奇、雪地捕鸟)三、品析园中美景语段1、学生阅读第二段,思考: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哪些见过?(14种,这段处处表现出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2、小组讨论作者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为何这么描写?(详略、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感觉器官、动植物、动静结合)3、学生再读第二段,进一步体会佳句妙词:例:“窜”字用得好,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叫天子的机灵轻捷。第二时

3、一、继续分析第一部分1、美女蛇故事安排的作用?(奇幻,神秘)长妈妈讲故事的目的?为了不让小孩到角落玩,体现民俗化。2、齐读第7节,划出生动形象写出捕鸟方法的一连串动词,并讨论:这些动词的位置可否调换或可删去部分?(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一连串动词,清晰准确地记下捕鸟的全过程,可见“我”的童年时代,对捕鸟十分爱好,这也反映了鲁迅小时的广泛兴趣。一是写人的动作,二是写鸟雀的动作,三是写竹筛的动作)二、质疑问难1、比较三味书屋之乐与百草园之乐的异同:(未脱孩童稚气的鲁迅对三味书屋简陋而蕴含深意的陈设、简单而庄重的礼仪充满了新奇,对方正、质朴、

4、博学的先生充满了恭敬,对先生开明、宽容的教育流露出感激,甚至他迂腐的神态、陶醉的吟诵也令作者极为欢心(诵读摇摆),更不用说与众多伙伴在一起“偷乐”的时光,三味书屋后园里无声的游玩,堂上有口无心的唱读,老师入神时我们的“相宜≈qut;而乐(偷偷描画)。(说“同”:都是儿童之乐,都表现有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有本事的人单纯崇拜、对自由欢乐的追求、对成人世界的无知等等。说“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qut;,三味书屋里只能暂借片刻逍遥;

5、百草园里有朴素自然的情趣,三味书屋里有于平淡中开掘的美好情调等等。)2、正因为童年是如此有趣、快乐,作者才对这段经历产生依恋之情,请找出有关段落,并朗读,体会其当时心情。(过渡段,猜测心理)3、本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练习一、3)(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4、学生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交流解决。5、默读三味书屋部分,思考: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对先生态度如何?你对先生的理解是怎样呢?(“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境”。先生态度“

6、和蔼”,且又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要求严格,教学认真,因此,“我”对先生的态度“很恭敬”。)6、三味书屋中的鲁迅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第三时一、拓展延伸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词。请学生当场进行写作片断练习,可选取游戏、活动或劳动的过程。二、体验反思你的童年又是怎样的?谈谈自己的童年趣事。三、布置作业1、背诵第二段。2、完成作业本。【教学反思】“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期两个相邻的两个人生驿站,是鲁迅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而传统的教

7、学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说作品表现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色束缚和损害”,那位先生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我认为这种解读存在着教条化、程式化、上纲上线化的倾向。作者在中并没有刻意地将两者进行比较,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然地写下,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无拘无束的溜玩、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所以教学中没有设计中心主旨的理解,只是放手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