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22054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联合产权制度与企业最优收入分配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联合产权制度与企业最优收入分配模式:产权决定收入分配,不同产权制度具备与之相应的收入分配模式。本文基于联合产权理论,以“企业收入分配模式——整体效率与个体公平”为分析范式,建立企业收入分配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数理分析,并通过比较不同产权制度对整体效率与个体公平的影响,最终确立企业最优收入分配模式及其分配比例。该模式不仅可以达到整体最优的效率,同时也能满足个体最优的公平,实现了企业最优公平效率的收入分配。 关键词:产权制度;个体公平;整体效率;最优 :F275.4:A:1006-4117(2011)03-0082-02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经济发展保持高
2、速增长,然而这一增长却实属为不公平的增长。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分配不公平。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企业,使我国企业的在业人数大大增加,进而收入分配问题集中体现在企业内部。本文将试图找寻一个收入分配模式,以最优的方式解决企业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一、联合产权制度理论 联合产权理论认为企业是最大化合作剩余,以资源、能力、知识为基础,创造、控制与分配合作剩余,以要素产权与集体产权联合相结合的生产性组织(刘长庚,2007)。要素产权即为主体对要素资产的权利(刘桂斌,2007),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技术、土地等)。非要素产权即集体产权,指基
3、于企业组织的共同知识所创造的剩余。企业联合产权制度分配模式具体表现为企业内所有成员及企业集体共同参与合作剩余分配。分配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次分配是将可分配合作剩余π在要素联合产权与集体产权之间的分配。企业既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合作创作剩余的组织,又是企业集体协作产生剩余的组织。这也就是要素联合产权与集体产权间分配的依据。令要素产权可分合作剩余的比例为μ,那么集体产权可分的合作剩余比例为(1-μ),μ∈[0,1];第二次分配是要素产权内部的分配,即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的分配。令物质资本产权可分余下合作剩余(μπ)的比例为ξ,人力资本产权则可分余下合作剩余(μπ)的比例为(1
4、-ξ),ξ∈[0,1]。 二、企业最优收入分配模式 (一)企业收入分配模式分析范式 “企业收入分配模式——企业整体效率与个体公平”分析范式,即以整体效率与个体公平为衡量标准分析各种产权制度安排下的收入分配模式。整体效率,即企业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如果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那么就达到最优效率,此时就是整体的最优效率,并能获得最大化的合作剩余。个体公平,即企业所有成员能否获得与之能力相匹配的报酬。企业内整体效率是个体公平的前提保障,没有整体的效率就不能使得资源的充分利用,个人的能力也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个体公平是整体效率的基础,个体的激励强度增强,有助于整体效率的提高。由此,企
5、业的最优收入分配模式就是一种能同时实现整体最优效率和个体最优公平的模式。 (二)企业收入分配模型的建立 企业是以最大化合作剩余π(k,l)为目的的生产性组织。物质资本所有者为企业的出资人获得物质资本回报rk;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企业劳动力的供给者获得人力资本回报ediateMicroeconomics:AModernApproach[M],ShanghaiPeople’sPublishingHouse,2005:291. [2]HaroldDemsetz.TheStructureofO.JournalofLaics26,1983,P97-166. [3]J.S.Adams.
6、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M].北京:商务出版社,1965. [4]道格拉斯•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5](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 [7]刘长庚.论企业的联合产权制度性质[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8]刘桂斌.产权经济学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P.5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