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部感染的调查与抗生素应用分析

老年肺部感染的调查与抗生素应用分析

ID:21253815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老年肺部感染的调查与抗生素应用分析_第1页
老年肺部感染的调查与抗生素应用分析_第2页
老年肺部感染的调查与抗生素应用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老年肺部感染的调查与抗生素应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老年肺部感染的调查与抗生素应用分析[]目的了解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分离出的71株致病菌中以G-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居于前三位;G杆菌18株,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3株为白色念珠菌。药敏试验对各种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药物敏感性。结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以G-杆菌为主,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理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关键词]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药敏性  []R453.2[]B[]

2、1005-0515(2011)-11-342-01    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患者解除了痛苦,同时也使细菌产生较高的耐药性。笔者对45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09年5月-2010年5月之间在我处治疗、年龄≥65岁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例,女19例,最大年龄86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且大部分具有肺部其它基础病,主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等。  1.2病原学检查自行咳痰患者收集晨起咳

3、出的深部痰液、不能自行咳痰者经吸痰管收集肺部分泌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遵照法国梅丽尔公司的细菌培养系统进行,所用培养基及试纸也由此公司生产。  1.3统计学处理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病原学结果共分离出71株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50株/71株,70.42%),其余为革兰氏阳性杆菌(18株/71株,25.35%)和真菌(3株/71株,4.23%)感染。具体见表1。  表1  2.2主要病原菌但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主要致病菌中对亚胺培南敏感性均较高,G—杆菌对头孢类较为

4、敏感,G杆菌对阿莫西林敏感性更高。具体见表2。  表2  3分析本组资料检出致病菌71株,以G—杆菌为主,占70.42%,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多,分析原因这两种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多种传播途径,免疫力较低,存在多种基础病的老年患者就成为感染的主要对象[1],且条件性致病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居多[2];G杆菌中居于前两位的是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8.45%和5.63%;此外本组资料检出的三种真菌菌株均为白色念珠菌,其所占比例也不容忽视。  对各种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G—杆菌中所占比例较高的铜绿假单胞菌、

5、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具有多重耐药性,可改变外膜通透性和体内的多种酶类产生耐药,临床应用时只有头孢类抗生素,特别是四代头孢抗菌能力较强的药物才能发挥作用,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低。特别是亚胺培南,研究表明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高达98%-100%,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耐药性也有增高趋势;G杆菌对一般的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有明显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等较为敏感,目前应用较多的第四代喹诺酮类莫西沙星由于口服吸收好、组织细胞穿透性强等优点也得到重视;近年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于其抗菌谱广、毒性低等优点应用广

6、泛,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成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主力军,但也引发细菌对其产生广泛的耐药性,特别是具有交叉耐药性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出现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关注[3],提醒临床工在面对老年下呼吸道患者患者时尽可能考虑敏感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制定合理的方案,避免耐药菌株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