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49101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金平文荣医院检验科321000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以供参考以及研宄。方法木次研宄对象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49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中选取49例作为对照组,探究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4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木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结果,P<0.05,差异
2、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临床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促进治疗效果,可应用推广。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慢性乙型肝炎是主要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脏炎性病变[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且兵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针对此类疾病进行有效检验是临床的研究课题之一,木文研究中主要针对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49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详情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木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
3、2015年12只于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49例作为观察组,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0:29,年龄跨度在25岁〜67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41.57±10.24)岁。另外,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中选取49例作为对照组,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0:29,年龄跨度在26岁〜69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42.08±11.09)岁。将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49例健康体检者的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1.2检验方法针对观察组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对照组49例健康体检者抽取5毫升静脉血(清晨空腹
4、),之后进行离心处理后取出血清,然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将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统计。1.3观察指标观察对照组49例健康体检者以及观察组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的差异性。1.4统计学处理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1.结果经临床检验后,观察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明显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见表1。2.讨论乙型肝炎主
5、要是由乙型肝病毒引发的一种疾病,肝炎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性病毒,若患者自身机体感染肝炎病毒后,不会直接使得肝细胞受到损害[2],而是使得免疫功能逐渐发生紊乱现象,最终诱导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反应逐渐损伤患者的肝脏细胞,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临床检验具冇一定的价值意义。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经检验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比较。从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结果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
6、平之所以比健康体检者高,主要是因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内出现了细胞功能障碍[3】,造成免疫球蛋白水平异常升高,使得患者自身的肝实质逐渐被破坏,病情越重,免疫球蛋白水平越高,严重还会引起患者出现代谢异常等现象。因此,临床一般采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作为患者是否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效果较为显著。相关资料表明[4】,当患者自身机体被乙型肝炎病毒所感染,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紊乱现象,i会在患者体内不断的存在病毒抗原,促使患者体内细胞逐渐转换成为血浆细胞,并产生可以与相应抗原结合的血浆球蛋白。因此,根据此类病理作用机制,可以在临床上通过检验患者的血清免
7、疫球蛋白水平,从而诊断出患者是否患冇慢性乙型肝炎疾病。宋莉学者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中表明[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健康体检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因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较重,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会随着患者的病情变化而升高,病情越加严重,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会逐渐升高,与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区别开来,研究数据与本文数据相似,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综上所述,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检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有效诊断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临床治疗奠定一定的基础,从而促进治疗效果,其具有较
8、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参考文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