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一期缝合胆总管与放置t管引流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一期缝合胆总管与放置t管引流的临床研究

ID:21198482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一期缝合胆总管与放置t管引流的临床研究_第1页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一期缝合胆总管与放置t管引流的临床研究_第2页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一期缝合胆总管与放置t管引流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一期缝合胆总管与放置t管引流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一期缝合胆总管与放置t管引流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一期缝合胆总管与放置T管引流的临床研究吴永军1张强2(1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四川达州635000)(2成都市新华医院急诊科四川成都610066)【摘要】目的探究胆总管探查术屮一期缝合胆总管与放置T管引流在腹腔镜治疗胆道疾病屮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并回顾分析2009-01至2011-06于我院进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患者72例,其屮40例患考进行一期缝合为研宄组,32例患者留置T管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正常工作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况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

2、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熟练掌握手术适应症,运用腹腔镜联合小切门行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屮一期缝合可减少患者术后痛苦,美化切门,加快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T管引流【中图分类号1R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236-02传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常常规放置T管支撑引流,但此方法存在增加胆瘘、感染危险,延迟患者痊愈时间

3、等问题。近期我院对无禁忌症患者行腹腔镜联合小切门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管收到较好效果,本文将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并回顾分析2009-01至2011-06于我院进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患者72例,其中40例患者进行一期缝合为研究组,该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5.3±2.3)岁。胆结石23例,胆绞痛7例,伴黄疸7例。32例患者留置T管为对照组,该组男性12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2.9±4.5)岁。胆结石14例,胆绞痛4例

4、,伴黄疽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无明显差异。1.2方法两组患者均分别脐下缘、剑突下、右侧腋前线肋缘下以及右侧锁骨中线肋缘下作孔进行常规腹腔镜准备,气管插管全麻后,取右肋缘下斜长约4〜6cm小切U,常规切除胆囊,显露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前壁,常规细针穿刺后,于苏两旁用3-0细丝线、缝合两针作牵引。观察组在两线之间用尖刀纵形切开胆总管前壁长1一1.5cm,胆管内结石用取石钳轻柔取出或用冲洗器冲洗出,尽可能不伤及胆管粘膜,用胆道镜探查无残留结石、无胆管狭窄后及水肿,最后将12号细导尿管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十二指

5、肠内,注水证实无返流,用5-0PDS连续全层缝合胆总管前壁切U,针距为2mm,使粘膜对粘膜,关密打结前留2针用套针置人胆管内冲出胆管内的积血和空气,然后收紧打结,最后用干纱布置缝合处片刻,确定无胆漏后。对照组取右肋缘下切口长约5〜10cm,常规探查胆管后置入修剪后的T管,用细丝线缝合关闭胆管壁切口,术后2周进行T管造影,证实通畅后次日夹闭T管,术后1月拔除T管。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产品与服务的统计学解决方案)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以x-±s来表示数据,以t检验应用于计量

6、资料,以X2检验成用于计数资料,采用q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将P<0.05做为其差异标准。1.结果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吋间、住院吋间如表-1,其中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吋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C0.05)。2.2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如表-2,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其中感染发热、术后胰腺炎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2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1.讨论近年来腹腔镜在胆道疾病治疗中,术中造影、胆道镜及腹腔拉钩等设备条件的改善,以及

7、缝合材料、缝合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腔镜小切U胆总管探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而应运而生,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可不一定需要按常规放置T管,而行胆管的一期缝合。该手术避免了放置T管所带来的并发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住院吋间和切U美观等优点。胆道探查术后放置T形管引流一直以来,作为经典术式在临床上常规应用,特别对胆道感染、残余结石的处理具有确切疗效,就以往对于T管外引流并发症研究来看,放置T管可能引起以下并发症[1]:①放置不当或T管长臂过长,容易在腹腔内打折,②拔管后可能形成胆漏,拔管前可能有胆道出血症

8、状,③T管自动脱出引起胆汁性腹膜炎,④T管弯曲造成窦道或十二指肠瘘等。同吋对于老年患者或原有肝硬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其本身肝功能、糖代谢能力较差,伤U愈合较慢,故拔管前必须改善其肝功能,降低血糖,延迟拔管吋间。长时间置管吋间可能提高外源性或逆行感染风险,并延长患者卧床时间,增加坠积性肺炎感染机会[2,3]。另外T管可能引起胆道周围压迫或瘢痕形成造成总胆管狭窄。就本文研究,两组患者出现胆瘘、术后出血无明显差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