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围型面瘫针灸治疗的介入时机

浅谈周围型面瘫针灸治疗的介入时机

ID:2117752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浅谈周围型面瘫针灸治疗的介入时机_第1页
浅谈周围型面瘫针灸治疗的介入时机_第2页
浅谈周围型面瘫针灸治疗的介入时机_第3页
浅谈周围型面瘫针灸治疗的介入时机_第4页
浅谈周围型面瘫针灸治疗的介入时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周围型面瘫针灸治疗的介入时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周围型面瘫针灸治疗的介入时机【】目的:观察面瘫针灸治疗的介入时机来观察治疗周围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在周围型面瘫急性期介入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稳定期介入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周围型面瘫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95.65%,优于对照组71.43%(P<0.01)。结论:及早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治疗周围型面瘫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周围型面瘫;针灸治疗;时机.;临床观察    面瘫,通常是指现代医学中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最终导致面神经受损,神经炎性改变,缺血水肿,甚至出现面神经变性等变化,引起周围

2、肌肉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失神经支配现象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面瘫是针灸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针灸治疗疗效较好的病种之一。许多因素影响着面瘫的恢复,延长其病程,甚至导致不愈[1],对于什么时候是针灸可以介入的时间一直是临床医生所研究和探讨的课题认为,笔者认为,治疗周围型面瘫,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后遗症越少。当然针灸治疗介入时机也是愈早愈好,其宗旨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面瘫发病初期,应该不失时机地立即进行针刺治疗,防止演变到发展期。发病早期接受治疗者,大部分可在1个疗程内痊愈,而病程越长,疗程也越长。但是不论病程长短,面部诸穴的针刺手法都应轻柔缓和,尤以面瘫初起,手法更应轻灵,刺到为

3、止,留针取效。若刺激手法太重,致使炎变神经周围的充血水肿加重,不利于恢复,迁延日久。笔者结合几年的临床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文中收集的37例患者均为我科2006年1月~2008年5月间的门诊病,其中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9例;年纪最小的15岁,最大的72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最短的1天,最长的2月。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5例;年纪最小的18岁,最大的68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最短的2天,最长的2.5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通常急性起病,表现一侧表情肌完全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

4、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患侧显露白色巩膜,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鼓气和吹口哨时漏气,多为单侧,有的患者伴患侧舌前2/3味觉消失,有的患者病初可有患侧耳后乳突内、耳内或下颌角的疼痛,也有的或伴外耳道疱疹。  1.3鉴别诊断(1)由脑血管意外引起的中枢性面瘫。(2)由三叉神经病变引起的面肌痉挛。(3)由颅内病变引起的面瘫。(4)由手术等意外引起的面神经损伤。  2治疗方法  针灸取穴主穴:取患侧阳白、下关、颊车、地仓和合谷。配穴:鼻唇沟变浅者加取迎香;皱眉不利者加取鱼腰;颏唇沟歪斜者加取承浆;人中沟歪斜者加取水沟;闭眼露睛者加取攒竹、四白;颊部麻木者加取颧髎。  2.1治疗组发

5、病早期(2周内),进行针刺治疗手法宜轻刺即止,穴位均少行或不行手法,留针,隔日1次。至病情进入稳定期后方可用捻转提插行针,另加电针等加强刺激(刺激量由小到大,缓慢增加)及逐渐延长留针时间至45min,每日1次,以一月为1疗程。  2.2对照组病情进入稳定期用捻转提插行针后进行电针等针刺治疗(刺激量由小到大,缓慢增加)留针时间45min,每日1次,以一月为1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判定标准采用目前国际公认的HouseBrackman[H-B]面神经分级评价标准[2]: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HB分级Ⅰ级;显效:仔细观察可看出轻微功能障碍,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眼睛可完全闭合

6、,口轻度不对称,HB分级Ⅱ级;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无严重外形损坏,静止时基本对称,运动时不对称和(或)轻度病理性联合运动(面肌痉挛,面肌抽动),HB分级Ⅲ级;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外形不对称,分级Ⅳ~Ⅴ级。  3.2治疗结果表1两组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以痊愈加显效计),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4体会  中医学认为面瘫(口眼歪斜)多因脉络空虚,风寒或湿热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治疗上以温

7、经散寒,通经活络为原则,选穴以面部局部阳明,少阳经穴为之,循经取穴以缴发局部之经气,促进气血运行,濡润筋肉。  现代医学认为针刺对血管有良性调节作用[5]。而在周围性面瘫发病初期,邪正交争,病邪尚浅,正气未衰,面神经正处在急性炎症水肿期,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处于间生态,此时能给局部穴位一个很弱的良性刺激,不但不伤正气,反而能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和气血,可使神经产生兴奋,增强肌纤维的收缩,加速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使炎症渗出物得以吸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