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吸引在腮腺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负压吸引在腮腺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ID:21130318

大小:6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负压吸引在腮腺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_第1页
负压吸引在腮腺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_第2页
负压吸引在腮腺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负压吸引在腮腺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负压吸引在腮腺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张承宁(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贵州都匀558000)【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吸引在腮腺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一2014年1只在我院进行腮腺手术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正压引流(橡皮片),实验组术后采用负压引流(硅胶管),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血肿率、积液率、皮瓣坏死率、1期愈合率及涎瘘率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腮腺术后采用负压吸引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关键词】腮腺术正压引流负压吸引【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

2、14)06-0267-01腮腺切除术是治疗腮腺区肿瘤的主要方法,由于腮腺区血供丰富,术中常用含少量肾上腺素的1%普兽卡因作周部注射,术后易出现反应性血管扩张性出血,加上残留腺体仍会在一定时间内分泌涎液,以及摘除瘤体及腺体后均有空腔存在,术后必须引流[1]。传统的引流方式是术区置橡皮片加压包扎引流(又称正压引流),患者反应重,容易发生皮下积液、涎瘘等并发症。近年来,我院采用在腮腺术后给予负压吸引,效果更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木组80例患者为2010年8月一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腮腺手术的病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8—75岁,其中左侧45例,右侧

3、30例,双侧5例;良性肿瘤65例,恶性肿瘤15例。根据术后引流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术后将橡皮片放入手术创腔,采用“十”字绷带加压包扎,第2d换药,撤销橡胶皮,继续绷带加压;第7d拆线,再继续绷带加压7-10d。实验组:按常规切口做腮腺包块切除术后从颈阔肌层开始向外缝合,将两根硅胶胃管捆绑后置入颈阔肌下,从切U下端引出,有活动开口端置于切口外。加压包扎伤U,每30min用吸痰器吸引一次,每次l-2min,3-d后拔管。1.3统计数据处理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

4、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1.结果实验组血肿率、积液率、皮瓣坏死率、I期愈合率及涎瘘率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两组效果比较(例)2.讨论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术后引流又是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合理的引流对控制术后手术刨面的感染、控制刨面的渗血、渗液和消除创面间的死腔、促进手术创面的愈合均奋着密切的关系。腮腺切除或部分切除是治疗腮腺肿瘤、炎症及瘤样病变常用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残留的腺泡短吋间内无法萎缩,术后仍会继续分泌唾液;同时由于腮腺区血流丰富,术后创面渗血多是一种必然,且颈阔肌皮瓣与深层作者帖附不良,容易形成死腔,唾液

5、和渗血容易聚集在死腔中造成感染、涎瘘、切U延迟愈合等并发症[2]。腮腺手术的特点、部位及术后的影响均要求术后必须进行引流。以往采用的引流是正压引流,通过“十”字或巴唐綳带加压,促进伤口内渗液的流出;通过加压压迫残留腺体促进其萎缩;压迫手术翻起的肌皮瓣促使艽余内部创面贴合,便于伤口的愈合。但此种引流方式有诸多的不足,其一,常因手术区的不平tt,因而放置的敷料多少、压力值大小都会影响皮瓣局部供血,从而影响伤U的愈合。同时绷带加压的松紧也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比如压迫过紧会阻碍面部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冋流,造成下睑及面部水肿,II消退速度缓慢,还有可能因供血不足导致缺血性坏死[3】。若压迫

6、过松,皮瓣供血量增大,虽然可提供达到较好的供血,但无法使整块皮瓣在均值力下贴合,容易产生死腔,引发不良并发症。其二,会因肿胀及绷带的限制,张口困难,影响进食而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其三,橡皮片容易脱落,且会因受切口挤压后引流不畅、不彻底,渗液容易污染敷料增加切U感染机会;其四,因以上不良情况的发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扪,产生不良的刺激。负压吸引的原理是通过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通过大气压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的效果。笔者采用吸痰器进行负压吸引,通过吸引器的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贮液瓶及安全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使两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脓液、血液

7、等吸出。采用负压吸引无需多次加压包扎,面部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冋流受阻较小,故术后面部的肿胀得到明显减轻,肿胀的消退也较迅速;负压吸引不受体位限制,不限制下颌运动,方便了患者的活动及进食,对其精神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也有益处。还够使皮瓣与组织面紧密相贴,无皮瓣下死腔遗留,避免涎液的潴留。也可奋效避免术后立即加压包扎对皮下瓣血供的影响,有利于伤口的I期愈合率。此外,负压吸引材质为硅胶,直径小,iL具有良好的韧性及组织相容性,拔管吋仅留下纤细的盲道,不会因拔管牵拉导致局部皮瓣浮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