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感染的治疗

腹腔感染的治疗

ID:21101265

大小:3.83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0-17

腹腔感染的治疗_第1页
腹腔感染的治疗_第2页
腹腔感染的治疗_第3页
腹腔感染的治疗_第4页
腹腔感染的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腔感染的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腹腔感染的治疗长沙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1提纲腹腔感染的定义腹腔感染的分类腹腔感染的治疗原则腹腔感染的抗菌治疗总结2腹膜腔或腹膜后有病原微生物生长,并导致了宿主的炎症反应(Sepsis)=IntraabdominalsepsisMazuskiJE,ExpertOpinPharmacother. 2007 Dec;8(17):2933-45.腹腔感染的定义腹膜炎腹腔感染腹腔感染的定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第三型腹膜炎腹腔脓肿膈下脓肿盆腔脓肿肠袢间脓肿腹腔感染的定义腹腔感染(IAI)中的新概念第三型腹膜炎复杂腹腔感染严重腹腔感染以感染获得地点划分社区获得

2、性腹腔感染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第三型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经治疗后症状仍持续或48小时后症状复发特点:医院获得性感染多为耐药菌可能为肠道菌群易位复杂腹腔感染(cIAI)单纯腹腔感染:病灶可完全切除,仅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复杂腹腔感染:感染源经外科处理后,仍残留细菌,需使用抗感染药物严重腹腔感染:伴有脓毒症、重症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的腹腔感染弥漫性或局限性化脓性腹膜炎阑尾穿孔或阑尾周围脓肿胃十二指肠穿孔(24h未手术者)外伤性小肠结肠穿孔(12h未手术者)非外伤性小肠结肠穿孔腹腔脓肿和腹膜后脓肿腹部手术后腹腔内感染术后吻合口瘘合并腹腔感染胰腺炎合并感染复杂腹腔感染(cIAI)

3、复苏及器官功能支持处理感染源清除感染源清创坏死组织引流应用抗菌药物营养与免疫调控腹腔感染的治疗原则复苏与器官支持的目的促进病人的直接恢复大手术、创伤术后、感染源控制手术后或暂时恢复,赢得病因治疗的机会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有计划多次剖腹术复苏与器官功能支持复苏可以很成功脏器功能支持水平可能很高但作用有限因为病因治疗(感染源控制)是决定性的腹腔感染的感染源控制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复苏与器官功能支持尽早介入的原则损伤控制的原则控制、去除感染源引流、更换引流适度清创腹腔冲洗:再次剖腹或经原引流管确定性手术IAI感染源控制原则腹腔感染抗菌药物应用目的清除感染灶内细菌减少复发的

4、可能尽快促进感染症状的消退避免SSI临床怀疑腹腔感染在明确感染发现前在获得细菌学资料前明确的腹腔感染B超或CT腹腔穿刺手术明确有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紧随复苏之后,以避免有些药物的毒性作用,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腹腔感染手术操作前腹腔感染抗菌药物应用时机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策略抗生素宿主细菌临床转归微生物学(原发疾病及状态)细菌耐药性药代动力学ADME给药方案药效学抗菌谱PK/PD杀菌剂/抑菌剂PAE(PostantibioticEffects)联合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患者依从性耐受性费用/效益不良反应宿主免疫力植入物肝肾功能初始治疗手术0AUC:MICT>MICCmax:MI

5、CConcentrationTime(hours)MIC时间依赖性T>MIC给药间隔AUC:药时曲线下面积;Cmax:高峰血药浓度浓度依赖性×100%=%T>MIC以MIC为指导腹腔感染的精准治疗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策略根据体外药敏试验,考虑细菌、感染部位、靶组织抗菌药PK特性,制定最宜给药方案给药方案(给药剂量、间期、给药方式、疗程)根据PK/PD的优化抗菌治疗目的:达到最大的体内杀菌效果和最佳临床疗效,避免耐药菌产生,即优化抗菌治疗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策略经验性用药与目标性治疗依据感染部位的病原学特点及宿主的情况选择抗菌方案在经验性用药前,取得细菌学资料,如腹腔脓液

6、培养,血培养取得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后,根据治疗反应调整抗菌药物反应良好,不予更换无法控制感染时,更换用药除体外培养结果,还要结合病人特点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策略胆道正常无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近端小肠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类白喉菌肠球菌远端小肠脆弱拟杆菌梭菌属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消化链球菌肠球菌结肠拟杆菌属梭菌属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消化链球菌肠球菌及许多其他菌胃链球菌乳杆菌属常见腹腔感染类型的微生物学常见感染类型常见病原菌胆囊炎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肠球菌远端小肠穿孔所致的感染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脆弱类拟杆菌、梭菌属近端小肠感染大肠

7、杆菌、克雷伯杆菌属、变形杆菌阑尾炎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拟杆菌属)脓肿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肠球菌和脆弱拟杆菌结肠来源导致腹腔感染绝大多数为厌氧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更常见对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等耐药菌株WeigeltJA,etal.ClevelandClinicalJournalofMedicine,2007,30(suppl.4):s29-37.常见腹腔感染类型的微生物学腹腔感染病原学特征不同穿孔部位不同类型腹膜炎社区获得/院内获得总体腹腔感染:ESKAPEKA在院内获得IAI增加总体腹腔感染:肠杆菌:ESBL+/KPC;非发酵:鲍曼不动(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