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ID:21059837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9

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_第1页
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_第2页
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_第3页
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_第4页
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摘要:称谓是在人类社会中用来对特定人际关系和身份角色的称呼,称谓是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化和思维及交际方式。而每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称谓上也就体现出了一定的差异。称谓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类,本文将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比较汉、英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的差异,并以此来探微两种语言各自承载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称谓语中西文的差异汉英对比    一、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一)血缘关系亲属称谓的差异  中国的亲属称谓词语中血亲(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与姻亲(由婚姻关系结成的亲属)、宗族(父系亲属)与非

2、宗族(母系亲属)之间有非常严格的区分。而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是没有这样的划分。如下表:      从表格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比较繁多、驳杂,英语则相对简单、明了。  (二)非血缘关系亲属称谓的差异  非血缘关系亲属称谓具有模拟亲属称谓的性质,也是亲属称谓语的一种泛化现象,主要是称呼那些没有血缘和姻亲关系的人,表示对他人的亲切与尊敬,还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家国同构”、“集体主义”的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习惯把个人看做是集体的一个部分。因此,亲属称谓的泛化在汉语里非常普遍。根据年龄、身份、场合等不同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称谓词语,比如“阿姨”是用来敬称母亲辈

3、且年纪比母亲小的女性年长者,我们可以称她为:阿姨(姓阿姨,姓姨)或者是职业类名阿姨,如“售货员阿姨”等;另外,像“大爷”、“大叔”、“大姐”、“小妹”这样的词使用得也非常广泛,这些词都非常有助于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使接下去的谈话更加顺畅。  而英语中的亲属称谓泛化现象就远不及汉语的普遍,有些较为传统的家庭可能会将“uncle”和“aunt”来称呼非亲属成员,例如,“auntSarah”、“uncleMichael”等;有时一些被大家广泛熟知的称呼被泛指为一类群体,比如“UncleTom”就是由于《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Tom’sCabin)一书的流传,在近些年已变成了那些被指责

4、投靠白人的非裔美国人的绰号。但在英语中,非亲属成员之间还是很少使用亲属称谓来互相称呼对方,小孩子见到了认识的人多半是直呼其名,而遇到不认识的人一般都会说“女士”、“先生”。  (三)亲属称谓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封建制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封建家长制使父权成为家庭中的主导力量,并维系着整个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保护着家族的荣誉。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了家族的和睦与繁荣做出适当的牺牲,是每一位成员的义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严格的等级制度,长幼有序、内外有别,人们之间不存在平等。而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是国家的集中统治。此外,

5、古老的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固定模式,男人成为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在称谓上父系与母系有着严格的区分;而且农耕生活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为了能让自己在年老之后可以从繁重的农耕劳作中解脱出来,“儿子”在家庭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子多福”、“养儿防老”是人们在面对衰老而产生恐惧时的巨大安慰。由于对家庭的看重,中国人非常期待“人丁兴旺”的庞大家族,几代人同住的大家庭长期以来都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四世或五世同堂也是中国人心中最理想的家庭模式。  而英语国家经历希腊的古典民主、法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启蒙运动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洗礼后,有着

6、强烈的自由平等和法制的意识。再加上开放型的海洋文明,整个民族都非常强调张扬主体个性,追求人格独立,强调个人主义;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附着于某个集体,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要受到大家的尊重。英美国家较早进入工业社会,他们的血缘关系意识淡薄,工业革命后核心家庭观念盛行,更倾向于小家庭,大多数是以两代人组成的家庭为核心;不像中国人追求“人丁兴旺”,他们的家庭成员相对较少。因此,英语中的亲属称谓非常简单,也不像汉语区分得那么明细。    二、非亲属称谓的差异    (一)通用称谓语的差异  通用称谓语指的是指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同一个社会集团内成员的称谓语。汉语里的通用称谓语很多都经历过一系列的

7、历史演变,且种类很多,比如现代汉语中“同志”一词,起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团体内部成员互称“同志”,后来共产党引用这一称呼并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同志”就广泛地应用在称呼陌生人的情境中,但随着香港人把“同性恋者”称为“同志”,使用的频率也就逐渐下降,现在人们已经很少用到这个词。再如“小姐”,过去是指大户人家还没出嫁的女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它浓厚的“封建资产阶级”色彩而逐渐消失,等到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三陪小姐”,“小姐”也就成为“妓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