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数学解题中的审题

浅谈中考数学解题中的审题

ID:21032814

大小:6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中考数学解题中的审题_第1页
浅谈中考数学解题中的审题_第2页
浅谈中考数学解题中的审题_第3页
浅谈中考数学解题中的审题_第4页
浅谈中考数学解题中的审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考数学解题中的审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考数学解题中的审题内容提要:  审题是解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粗心大意,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审题过程包括明确条件与目标、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与方法三部分。审题时,除了熟悉问题的整体背景,要特别注意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展开思维。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归纳出五审。  主题词:条件、挖掘、结论、重视、思路、桥梁、审视、形象、方法  正文:  我曾经问过不少在中考中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你们考试的诀窍是什么?”在他们的回答中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注意审题。”我也曾问过一些中考中数

2、学考试的失败者:“你们平时成绩不错,为什么中考没有考好?”他们的回答几乎也都相同:“考试时没注意审题。”的确,在中考这样十分紧张的考试中,对于平时已经进行了认真复习的同学来说,审题决定成败,或者说,成也审题,败也审题,注意审题是在中考中取得最佳成绩的关键。  弄清题意,即为审题。审题是数学解题的起点,审题是解题的基础,是正确、迅速解题的前提,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最糟糕的情况是学生没有弄清问题就进行演算和作图。”临场发挥的好坏关键在于审题,许多“粗心惹的错”,就是审题没做好,若审题马虎粗糙,就会造成要么解到一定程度解不下去了,要么根本不知如何入

3、手,所以整个中考答卷是否成功,审题是关键。  一、审条件  条件是解题的主要材料,充分利用条件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必径之路。审视条件要充分挖掘每一个条件的内涵和隐含的信息,发挥隐含条件的解题功能。所谓审条件,就是要弄清题所给的已知条件是些什么,要善于将已知条件提供的信息正确地进行运用,并且建立条件与结论间的实质性的联系,从而为解好题打下基础。  1、显性条件,充分利用  一道题,给出的条件,对解决和解好这一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并要全部地利用好这些条件去解题.  例1(2009北京中考第17题第一问)如图,A、B两点在

4、函数的图象上.(1)求的值及直线AB的解析式;  解析:这里有四个显性条件,必须充分利用:  (1)点A的坐标(1,6)  (2)点B的坐标(6,1)  (3)点A点B在函数的图象上可推出m的值  (4)点A点B在函数y=kxb(k≠0)的图象上可推出直线AB的解析式  2、隐性条件,善于挖掘  隐含条件是指隐而不显,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它们常常巧妙地隐藏在题目的背后,极易被解题者忽视,从而造成错解或繁解,甚至无法解决。优先考虑隐含条件往往能减少运算量,简化或避免复杂的变化与讨论,找到解题切入点,使问题简捷获解.  例2(2011广州)已知等腰三

5、角形中ABC周长是20cm,设腰长AB长xcm为cm,底BC长ycm为cm,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取值范围。  错解:由题意得y=20-2x  分折:由题意得y=(20-2x)是对的,但是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大于另外两边之差,而小于另外两边之和,所以可得0〈y〈2x,即0〈20-2x〈2x,解得5〈x〈10。  正确解:由题意得y=20-2x(5〈x〈10)。    3、附加条件,特加重视  一道题,在已知条件的给出中,常常有一些不起眼的的附加条件,而这些条件往往在解决这道题时起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为此,我们

6、不能忽视,必须在细审条件的前提下,巧用附加条件,帮助解题。  例3(2009年北京西城第一学期期末第23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其中a、b为实数.(1)若此方程有一个根为2a(a<0),判断a与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的附加条件就是“a<0”,这是解题中的一个关键  ∵方程有一个根为2a,  ∴.-----------------------1分  整理,得.------------------------------2分  ∵,∴,  即.-----------------------3分  二、审结论  结论是解题的最终目标,审

7、结论就是要弄清题所要探求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对结论特征的分析,通过对结论实质的挖掘,顺藤摸瓜,找出解题思路,搭起解题桥梁。解决问题的思维很多情形下都是在目标意识下启动和定向的,审视结论也是探索已知条件和结论间的联系与转化规律,善于从结论中捕捉解题信息,确定解题方向。  1、分析目标,寻找思路  一道题,对给出的结论如果我们加以好好地分析,并抓住它的特征,看看它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这个目标,由此去寻找它的解题思路.  例4(2010台州市第19题).施工队准备在一段斜坡上铺上台阶方便通行.现测得斜坡上铅垂的两  棵树间水平距离AB

8、=4米,斜面距离BC=4.25米,斜坡总长DE=85米.  (1)求坡角∠D的度数(结果精确到1°);  (2)若这段斜坡用厚度为17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