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

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

ID:21018125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8

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_第1页
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_第2页
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_第3页
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_第4页
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  用儿童的视野教习作    /黄卉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教学这样写道:“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然而,现在一篇篇的习作却事与愿违,老师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写作,学生也为了讨好老师,揣测老师的心理习作,这样的文章,并没有写出学生想说的话,并不能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    但,这一现象并不是学生的错,教师应摒弃成人的套路,从儿童的视野来教习作。要做到这一点,老师自己首先要明白习作是写什么、为

2、什么写。只有在老师精心的指导下,才能使学生思如泉涌、行文流畅、欲罢不能。反之,如果指导简单化、模式化、成人化,使得学生对于习作只是“雾里看花”,那对习作的立意、选材、表情达意只能是模糊不清。由此可见,用儿童的视野去教习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用儿童的思维思考    习作前要思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立意”。“立意”就是解决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它是文章的“魂”,是统领全文的目标,是一篇文章被认可的标准。    在目前的小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一种现状,文章总爱挂上一些大道理。于是出现了。写人,多为赞扬其拾金不昧

3、、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写事,多去寻找大事件。如:一次大活动、一次比赛……这样的文章不会出错,可能也常得到老师的肯定,但总给人一种雷同的感觉,达不到表现自己独特感受的效果。    小学生习作姓“小”,作为教师在作前指导时,应从儿童的角度思考,指导学生立意要从小处入手,从平凡处人手,力争小而不少,小而不俗,让读者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体验。    1.“剥”去假大空    在帮助学生立意时,可以将那些无用的大而空的思想意向层层“剥去”,去伪存真,使其明白自己要写这篇文章的真正原因。实际操作时,不妨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立意,教师

4、通过追问及时指导,让学生在习作立意时做到着眼点小。如:让学生写一次郊游。有些学生总爱东拉西扯,绕了一大圈,才写到郊游的情景,那么,老师在指导时,便要帮助他,明白自己到底要写什么,是郊游时的所见所感,还是郊游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情,将不必要的内容省去,直奔主题。    2.“追”出好文章    儿童的天性就是好问,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总爱把“为什么”挂在嘴边,习作立意时,教师也不妨提醒学生,多问问自己,这个立意能反映我的思想吗?有没有新意?是不是最好的立意?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一定能找到一个完满的答案。如一次习作,是半命

5、题作文:我是____(爸爸或者妈妈)的____。一位学生的题目是《我是妈妈的好朋友))。乍一听,这个题目没有什么问题,可总觉着没什么新意。我便问他:你想通过这篇习作表达什么呢?他说:妈妈平时做什么事情,我都喜欢跟着,我觉得我们是好朋友。我又追问:你跟着的时候,妈妈的态度怎么样?他回答:妈妈有时高兴,有时嫌我烦。我说:哟,那你多像妈妈的“小尾巴”呀!这位学生“扑哧”一声笑了。我说:如果把题目换成《我是妈妈的“小尾巴”》你觉得怎么样?他笑着说:很有趣,而且这也是我想表达的。    二、用儿童的眼睛观察    儿童的眼

6、睛里会看到什么?看到的应该是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所以,指导学生学会将这些事情写进自己的文章,而不是将经典习作中的事例搬过来,选材是十分重要的,选材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一篇习作的质量。    同样一个习作题目,选材不同,文章的水准也会不同。如一次习作的要求为“写一位最关心自己的人”,很多学生都写到了自己的妈妈,而绝大多数学生举的例子又都差不多,不是生病了妈妈如何照顾自己,就是过生日了妈妈买了好多东西给自己。有一个孩子则不同,他选了这样一件事情:无论春夏秋冬,妈妈总是陪着他学习。夏天,妈妈坐在

7、一旁替他扇扇、赶蚊。冬天,妈妈则坐在一旁一边织毛衣一边看他温习功课。(语文教学论文 ..)这些看似简单细微的事,却恰恰与众不同地反映出妈妈对他的关心。选材要儿童化、生活化,我们不妨试试以下两种做法:    1.学会“拍电影”    “拍电影”是指教师要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学生更多的体验是在平时,因此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就应指导学生的眼睛像摄像机一样,不放过身边每一个精彩的画面、镜头,并及时储存在自己的脑海里。每到换季的时候,我总爱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逛,让他们观察季节赋予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并及时记录下来,可以是

8、一个词、一句话、一种感受。尤其是那些细小的、不引人注目的画面,越要记得清楚、记得详尽。等到需要完成一篇写景的习作时,平时记录下来的点滴就像放电影一样,陆续地“放映”出来,孩子们这时才不会黔驴技穷。    2.学会“选片”    习作是一项重在思考过程的事情。学生习作时往往思考的过程要比最后动笔写的时间少,导致考虑不成熟。所以审题之后不能想到一件事情就立即动手写,这时应多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