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腹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疗效比较

宫腔镜、腹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疗效比较

ID:20994137

大小:61.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8

宫腔镜、腹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疗效比较_第1页
宫腔镜、腹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疗效比较_第2页
宫腔镜、腹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疗效比较_第3页
宫腔镜、腹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疗效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宫腔镜、腹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宫腔镜、腹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黏膜下大肌瘤采取宫腔镜与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取样原则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就诊序号奇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奇数为腹腔镜组,偶数为宫腔镜组,分别采取腹腔镜切除术、宫腔镜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比较疗效。结果:官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改善率、随访1年妊娠率与腹腔镜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官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肌层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腹腔镜组(P关键词:

2、子宫黏膜下大肌瘤;宫腔镜;腹腔镜;疗效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409(2015)04-0025-03子宫肌瘤属于常见良性肿瘤疾病,好发于30岁及以上女性,在妇科就诊疾病中为3%〜5%,而黏膜下肌瘤发生率为子宫肌瘤的10%〜15%,需加强重视。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属于比较有效的方式,而临床目前以宫腔镜、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术应用最多,为了进一步比较这两种手术方案的效果,我院进行了研宄。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取样原则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8

3、0例进行研究,按照就诊序号奇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奇数为腹腔镜组,偶数为宫腔镜组。所有患者有完整临床资料,术前经常规B超、宫腔镜、腹腔镜等检查确诊符合子宫黏膜下大肌瘤诊断标准。腹腔镜组:年龄在23〜54岁,均值(30.8±5.4)岁;病程1〜41个月,均值(12.5±2.6)个月。宫腔镜组:年龄在22〜56岁,均值(30.5±5.9)岁;病程1〜42个月,均值(12.8±2.3)个月。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腹腔镜组本组患者按照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术治疗,全麻后穿刺及建立气腹,1

4、2〜14mmHg;于腹部作穿刺点4个,脐孔上缘为第I穿刺孔,将镜头置人观察,其余孔则置人操作器械;切除前予以6u垂体后叶素处理州,后予以单极电凝钩将瘤体至瘤核纵向切开,肿瘤采取大抓钳提拉分离,然后用旋切器切为条形后取出;术后取出器械、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常规抗生素抗感染嘲。1.2.2宫腔镜组本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治疗,硬膜外麻醉后根据有无蒂分别处理,其中有蒂者将肿瘤包膜切开后于肿瘤外围切片,切到适合体积后将其钳出;而无蒂者则将肿瘤包膜切开后,将肿瘤切成碎片后取出。此外,对于内突壁间肌瘤应结合B超结果深度切割。术后处理方式与腹腔镜相同

5、。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以上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肌层愈合情况、术后月经改善率,以及随访1年妊娠率,并对比分析。1.4统计学处理将本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x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X土s)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但宫腔镜组稍微低于腹腔镜组。2.2术后及随访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月经改善率、随访1年妊娠率与腹腔镜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宫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肌层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腹腔镜组(P

6、0.05),但研究组稍优;宫腔镜肌瘤切除术治疗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明显更短(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