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陆九渊的人学伦理学

论陆九渊的人学伦理学

ID:20810379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6

论陆九渊的人学伦理学_第1页
论陆九渊的人学伦理学_第2页
论陆九渊的人学伦理学_第3页
论陆九渊的人学伦理学_第4页
论陆九渊的人学伦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陆九渊的人学伦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陆九渊的人学伦理学哲学是时代精神之华。哲学家却扮演着两重角色:既是时代精神之子,又是时代精神之父。前者就其哲学是时代产物而言,后者就其哲学对后世影响而言。一南宋时代,国势积弱,外患不断,然学术清明,学风鼎盛。“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这是朱熹在鹅湖之会后对陆氏兄弟(陆九龄、陆九渊)表明学术思维路向和心志的和诗。此后朱陆异同之辩,历元、明、清数代,成为中国学术史,哲学史上“数百年未了底大公案”⑴,可见影响之久远。朱、陆两人,朱子学(朱学)、陆子学(陆学)两家,可谓时之“双璧”,代之“双星”。他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时代使命的担当者。两宋思想家、哲学家的救

2、世情怀和文化忧患震荡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而高举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旗,实现着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创新和重构,以满足救世的愿望和文化危机的化解。陆九渊认为南宋王朝“公私之弊日积”,虽表面繁华,但元气已伤。“今风俗积坏,人材积衰,郡县积弊,事力积耗,民心积摇,和气积伤。”W(_此“六积”已使国家上虚下竭,陷入深沉的危机之中,就是著名的医和与扁鹊都觉得无法医治而忧虑的。“如人形貌未改而脏气积伤,此和、扁之所忧也”UKP121)。陆九渊对当时社会、文化危机的体认与朱熹的估量相似。朱熹说:“观今日天下之势,如人有重病,内自心腹,外达

3、四肢,盖无一毛一发不受病者……是必得如卢扁、华佗之SI,授以神丹妙药,为之湔肠涤胃以去其病根,然后可以幸于安全。”(《朱文公文集》卷十一)挽既倒之大歷,救危机之良药,就是重构儒家道德形上学,这是只陆都可认同的,都是自诩为继往圣之绝学的儒家过统的正脉。然而朱陆救治社会危机、文化危机的艮方的君臣佐使有所分殊。朱熹救世之急务在于入明“道学”,其“道学”的理论思维理路,是借助于彡卜超越的“天理”权威来诊治危机,“且如万一山河穴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3]((W7e)。“学为人”,就是学怎样做人,就是“尽人道”。“尽人道”与周敦颐的“立人极”有相通之处。如何“学为人”

4、?如何“尽人道”?就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也需要从培养、提高伦理道德素质契人。陆九渊的伦理学是以“人当先理会所以为人”,“学为人”、“尽人道”为其出发点,所以称陆氏伦理学为人学伦理学。在中国伦理学中,义利之辩是其核心问题之一;义利之辩又以人性论为基础。陆九渊的义利之辩是在“天地之性人为贵”为基础上,把人之所以为人的“所以然”之故与人应当如何行动的“所当然”融合起来,而“还我堂堂地做个人”。人只有“堂堂地做个人”的自觉,才激起伦理道德意识的觉悟。此种觉悟,就是“志”。志是指人的行为的一种思想动机或志向、意志。《语录》记载傅子渊自此归其家,陈正己问之曰:‘陆先生教人何先

5、?’对曰:‘辨志。’正己复问曰:‘何辨?’对曰:‘义利之辨’。若子渊之对,可谓切要。”_)又说此只有两路:利欲,道义。不之此,则之彼。两者势不两立,非此即彼。在伦理逬德问题上,两者是截然相对的,这是为了维护道德的规范性、原则性。逍义与利欲之所以不两立,道义是指“不求名声,不较胜负,不恃才智,不矜功能,通身纯是道义。这是陆氏对道义具体内涵的论述。做到此“四德”的人在于为国、为民、为道义,此则君子人矣”。利欲是指“人无不知爱亲敬兄,及为利欲所昏便不然。欲发明其事,止就彼利欲昏处指出,便爱敬自在。此是唐虞三代实学,与后世异处在此”。因为利欲所昏迷、所蒙蔽,而丧失了“爱亲

6、敬兄”的道义之心,要恢复三代“爱亲敬兄”的“实学”。利欲之人在于为私己,为权势,而非忠于国,徇于义者,则是小人”。陆九渊与其他宋代道学家一样,把义利与公私做合一论,认为义利与公私实质上是一个问题。“又曰公利,其实即义利也”(如何分辨义利公私?陆氏举例说:“某今亦教人做时文,亦教人去试,亦爱好人发解之类,要晓此意为公,不是私”。他教学生做“时文”,去科试,不是教他们为利禄,而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是为公,非为私;是为义,非为利。这就是说,只要是为国家天下谋利,此利就是公利,如“为存在,在何种性质、程度、方式上,满足主体的何种需要,以及如何进一步满足主体的这种需要,这是

7、从价值学视阈以观义利之辨。从伦理学视阈,义利是伦理主体所追求的两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道德价值导向。义利公私所要解释的,是人在各种各样目标中,何以为至善、至美、最有价值、最值得追求等问题。陆九渊往往把利称为利欲,私称为私欲,总把利、私与欲相联系。其实饮食男女是人人都有的情感、欲望,圣人也不例外。如何对待、处理人的情感、欲望,就成为人类道德的直接基础。人的本能的冲动和生存活动,只有纳人社会关系之X,才由饮食男女升华为美食、爱情和应当不应当食、爱,以及采取什么手段去食去爱。人性的自然属性转化为道德伦理,需要通过人化和社会化这个中介。这样,作为人性中自然属性方面的饮食男女

8、(人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