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减影三维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数字减影三维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ID:20665828

大小:7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4

数字减影三维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_第1页
数字减影三维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_第2页
数字减影三维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字减影三维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字减影三维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吴世民1何俊峰2(1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导管室014010;2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治疗科014010)【屮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206-02【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三维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的意义。方法入选38例脑动脉瘤患者,应用飞利浦平板数字减影机,于介入术前及术屮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并进行(多长时间)随访。结果对38例患者的41个脑动脉瘤,在3D-DSA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仅3例脑动脉瘤发生破裂,其余各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所有患者

2、术后恢复满意。结论3D-DSA可淸晰显示脑动脉癌三维结构,对脑动脉癌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关键词】脑动脉瘤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被认为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二维数字减影技术(2D-DSA)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完全满足脑动脉瘤诊治的需要,3D-DSA的应用给临床提供了更准确可靠的影像学资料[1]。本文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的3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在3D-DSA的指导下行介入治疗,并评估其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3、3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屮,男23例,女15例,年龄22〜71岁,平均53岁,诊断为蛛网膜不腔出血。所有的患者入院后均行尖颅CTA检查,后进行尖颅DSA检查并介入治疗。1.2DSA检查采用飞利浦平板数字减影机(型号),患者取仰卧位,经股动脉穿刺,行双侧颈内动脉和一侧椎动脉造影。先行2D-DSA检查获取汤氏位及正侧位图像,必要吋行斜位;造影条件:用高压注射器注入碘海醇,速度3ml/s,总量8ml,压力300psi,扫描速度4f/s。然后行3D-DSA检查,造影条件:对比剂速度3ml/s,总量15ml,X线延迟1.5s。造影检查后将信息上传至工作站处理成三维图像。1.3介入治疗全麻状态

4、下行气管插管,全身肝素化。根据动脉瘤与动脉关系,进行微导管头端塑形,采用路图,微导管在导丝指引下缓慢、轻柔送入动脉瘤,经微导管送入弹簧圈;复查造影观察动脉瘤和弹簧圈情况,然后释放弹簧圈,植入弹簧圈的数量需根据动脉瘤栓塞致密程度。本组5例宽颈动脉瘤,采用球囊辅助技术。2结果本组38例脑血管造影患者中共发现动脉瘤41个。行2D-DSA造影发现动脉瘤35个,3D-DSA造影发现动脉瘤41个,2D-DSA造影漏诊6个。苏中位于前交通动脉13个,颈内动脉颜内段5个,后交通动脉6个,人脑前动脉5个,大脑中动脉10个,椎基底动脉2个。本组38例患者41个动脉瘤均采用弹簧圈栓塞,3例术中动脉瘤

5、破裂出血,术中及时弹簧圈填塞止血。术后临床随访效果均较满意,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无严重并发症。3讨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K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其预后显得尤为重要[2]。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诊断脑动脉瘤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如(中文全称)CTA、MRA、DSA等,而DSA被认为是检查脑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但脑血管复杂的解剖结构,2D-DSA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完全满足脑动脉瘤诊治,3D-DSA的应用给临床提供了更准确可靠的影像学资料。3D-DSA是旋转球管行DSA后的三维重建成像,通过持续灌注成像及影像重建技术得到血管三维

6、图像,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动脉瘤,对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瘤颈的宽窄、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及瘤体奋无穿支小动脉影像显示更清晰,优越于2D-DSA。对介入治疗方面,有利于微导管能够顺利到达动脉瘤腔,避免或减少术中动脉瘤的破裂出血[3]。3D-DSA通过透明成像、容积成像显示不同角度的瘤颈及相邻动脉之间的关系,为动脉瘤致密栓塞提供了可靠保障。本组38例患者,通过2D-DSA检査出35个动脉瘤,3D-DSA检查出41个动脉瘤,漏诊率为14.6%。漏诊原因为病变于频内血管重叠或病变较小,而旋转三维成像技术能够避免这一缺点。总之,3D-DSA不仅能提供更多影像学信息,而且可降低患者的造

7、影剂用量和放射线剂量。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3D-DSA技术对脑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将起更大作用。参考文献[1]石螽,姜梅,郝玉军,等.3D-CTA、3D-DSA对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价值的对比[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2):69.[2]李慧,王夏红,赵建民.三维CT血管造影-表面遮盖显示技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比较[」].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347-349.[3]KiyosueH'tanouesS.OkaharaM,etal.An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