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635351
大小:150.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14
《借联想与想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借联想和想像,拓展写作思路(课堂实录)师:大家一定熟悉这样一句广告词——联想1+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联想的特点是什么?生:由此及彼,由甲及乙……从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师:注意,这里有两个要素:一是“与之相关”,二是“其他事物”。请思考:由“绿”会想到什么?生:植物、春天、希望、青春。生:唐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师:好。修辞中的比喻就是利用联想来完成的。什么是想像呢?生:将已有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师:对。请大家根据圆的外形特征进行想像。(随即板书“圆”)生:皎洁的满月,明亮的眼睛。生:高高的石拱桥,地动仪
2、,圆周率。师:修辞中的比拟就是靠想像来完成的。同一道作文题,我们若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联想和想像,就可以使思路洞开,文思泉涌。师:如何借“联想和想像”来拓展写作思路呢?请以“流水”为题,展开联想和想像。(板书“流水”)(生思考、讨论)生:《〈论语〉十则》中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师:好。这是从题目到教材的联想。生:水滴石穿。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师:好。这是从题目到成语、俗语、谚语的联想。生:一个人不能两次
3、踏进同一条河流。生:流水曲折,只要长流不断,最终百川归大海。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师:好。这是从题目到名言警句、生活方面的联想。(投影呈现十多处红军石刻标语“赤化全川”,请学生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说说想到了什么。)生:求大同,存小异。生:活跃思想,大胆创新。师:想得好。以上的思维是以文题(或话题)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这种思维方式就像自行车的轮子,许多辐条(思维)以车轴(主题)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这就是发散思维。(板书“发散思维”)谁能把“发散思维”的意思讲一讲?生:写作时,要扣住题目朝四面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到一
4、点就用三五个字把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全记下来,一直到把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全记下来为止。(师表扬概括得好)望梅止渴的故事已众所周知了。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在口渴时,一听说梅子,就会想起梅子的酸味,使口内分泌唾液,达到止渴的目的。可见,望梅止渴两者有其内在联系,因而会导致联想。 联想,就是由一件事物而想到另一件事物的过程。联想到的事物就是储存在记忆里的事物。这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它把所见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与未曾出现的、所想到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从甲联想到乙,但甲乙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 比如,有人写:“当我看圆月时,便想起了台湾同胞,我多
5、么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啊!”“圆月”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想起台湾同胞……”这就是“圆月”产生的联想部分,因为“圆月”和“统一”有关联,“统一”有“团圆”的含义。所以,这样的联想也就比较自然了,如果甲和乙之间毫无联系,就不叫“联想”了。 作文时为什么要写联想呢?文章写进了联想,就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使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使思想感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使文章更形象、生动,中心更突出。 联想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那么,究竟怎样联想呢?这里谈谈几种常见的联想方法。 一、相似联想——这种联想是指由甲事物与乙事物在某一方面相似,
6、因而产生的联想。这种联想方法运用得十分广泛,常用“好像”、“仿佛”、“如同”等一类词来连接甲事物和乙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月光曲》一课中:“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就是由月光的皎洁联想到银纱的洁白清幽。 再如《长城》一课中:“远望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盘旋。”就是由长城的形状,联想到蜿蜒盘旋的长龙,突出了长城的雄伟曲折,并赋予了长城动态的形象。 二、象征联想——这种联想是指由一件事物的特征联想到它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这种联想具有真实感,应用得也很普遍。比如,由镜子这一事物的
7、特征:照出人脸上的污垢,想到它具有的象征意义: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把别人的批评和意见作为一面镜子;由柳树的特征:插到哪里都能活,想到它的象征意义:到哪里工作就在哪里扎根;由蜡烛的特征:燃烧自己,给人们带来光和热,想到它的象征意义:给人类带来幸福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例如《白杨》一课中:“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而它们不管到哪儿,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就是由白杨树的特征,联想到“希望我们扎根边疆,献身边疆”这一象征意义。 三、相关联想——这种联想是指所联想的乙
8、事物和眼前的甲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看到甲事物自然地联想到乙事物。这种联想的应用也较为普遍。比如,由花园里千姿百态的鲜花,想到园丁辛勤的耕耘;从农民由穷变富想到党的农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