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温-通-补”治法与治疗不孕证

论“温-通-补”治法与治疗不孕证

ID:20422670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1

论“温-通-补”治法与治疗不孕证_第1页
论“温-通-补”治法与治疗不孕证_第2页
论“温-通-补”治法与治疗不孕证_第3页
论“温-通-补”治法与治疗不孕证_第4页
论“温-通-补”治法与治疗不孕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温-通-补”治法与治疗不孕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温通补”治法与治疗不孕证[]目的应用“温、通、补”治法观察治疗不孕证疗效。方法本文根据女子月经周期的生理规律和不孕证虚实挟杂的病理特点,从临床实际出发,探讨了“温、通、补”治法与治疗不孕证的关系,提出月经初期以“补”为主,月经前期以“温、通”为主的不孕证治法。结果据临床病例分析归纳:“温、通、补”法治疗不孕证效果满意。结论研究“温、通、补”治法与治疗不孕证的关系,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不孕证的疗效。  [关键词]天癸;不孕证;病因;病机;“温、通、补”治法  []R271.14[]A[]1005-0515(2011)-11-042-02    不孕(有

2、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未妊娠者),现为妇科病中比较常见的病证。本病对妇女、家庭、社会有极大影响,本文根据不孕证(不包括生殖系统严重的发育畸形)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试图说明“温、通、补”治法与治疗不孕证的关系,使临床治疗不孕证有规律可循,有治法可遵。  1女子孕育的基本条件《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对女子月经与孕育的关系作了精辟论述,此段经文可列为生育公式:“天癸”(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的作用,促使“任脉通,太冲脉盛”(功能活动),

3、在外形成“月事时下”(即正常的月经表现)。如此,月经正常,才能孕育。  以脏腑学说而论,肾、肝、脾与女子孕育关系最为密切。肾藏精,系冲任,为孕育之本源;肝藏血,调冲任,为女子之先天;脾为生血之源,为后天之本。肾精充沛,则天癸旺盛;肝之疏泄正常,则冲任调和;脾气健运,则肝肾得养。因此,肾、肝、脾三脏功能活动协调,精、气、血充足,冲任二脉调和,月经表现正常则是女子孕育的基本条件。  2不孕证的病因病机、病理特点及临床特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调经门》曰:“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冲任也……若为三因之邪,伤其冲任之脉,则有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漏、经崩等病生焉,或因

4、宿血积瘀胞中,新血不能生成孕;或因胞寒、胞热不能摄精成孕;或因体盛痰多,脂膜雍塞胞中而不孕……”又说:“……妇人从人,凡事不得专主,忧思忿怒郁气所伤,故经病因于七情者居多。盖血之行、止、顺、逆皆由一气率之而行也”。《女科经纶·嗣育门》云:“……有肾虚精弱不能融育成胎者……”。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先天不足,外感六淫、情志内伤以致冲任受损,脏腑功能失调,或成肝肾亏损,或瘀血内滞,或胞宫寒冷,或痰湿阻络,或气郁血滞,或瘀热内结等,均可造成月经失调而致不孕。不孕患者一般病史较长,由于盼子心切,情志忧虑,四处求医,杂乱服药,易成郁、痰、瘀等实证。久则暗耗精血,脏腑受损

5、,冲任失调,又易成虚证。故虚实挟杂为不孕证的主要病理特点。  《证治准绳·女科》:“妇人无子者,其经必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经将行作痛,或紫或黑或淡或凝而不调。不调则气血乖争,不能成孕矣”。临床所见,不孕证患者其月经多有期、量、色、质的改变或痛经。所以,月经失调是不孕证的主要临床特征。  以上所述,治不孕证的关键,在于调理月经。因为,从月经的正常与否,可得知精、气、血的盛衰,冲任功能是否正常,了解肝、脾、肾之虚实。所以,辩月经失常可求其因,审因以求其调治,寓孕育于调经之中。  应该指出,现代节育术的部分措施(指安环、人流、清宫术等)亦可能影响女子月经而致不孕

6、。从病因上讲,这些节育术属中医“金刃所伤”,其机理是:“人流、放环后,宫颈扩张损伤和宫内节育环的刺激,损伤脉络,或术后外邪乘虚而入,与血相搏,结而成瘀,瘀阻胞宫……”[1]。中医认为,流产(包括人流、自流)其伤于人体,更甚于足月分娩。足月分娩属瓜熟蒂落,为生理之常;流产则属生理之变,“使体内已建立起来的适应妊娠需要的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因妊娠的突然停止而发生改变。流产后常见的病证包括:……月经失调、不孕……”[2]。就临床所见继发性不孕证中,相当部分患者有安环、人流、人流术后放环、自然流产并行清宫术等四种节育史。  3“温、通、补”治法的含义及其理论根据温

7、法:温可祛寒。具有温胞宫、通血脉的作用。由味辛、性温热之药物组成,主治寒邪侵袭胞宫或下元不足,寒从内生之证。通法:通可行滞。通法实寓调气行血之意。由行气活血药物组成。主治气机郁滞,或气机逆乱,或瘀血内停之证。补法:补可扶弱。是针对肝肾不足而设。由味甘、性温润之药组成,主治肝血不足,肾之精、气、阴、阳亏损之证。  “温、通、补”三法,具有连贯性、规律性。或先用“温、通”祛邪;而后“补”虚;或先补“虚”而后用“温、通”祛邪;或“温、补”;或“通、补”,扶正祛邪相结合。  必须说明:“温、通、补”治法中用“温”,除温可散寒外,尚具有激发阳气的作用。不孕证患者一般

8、病史较长,不论何种证型,都与血分有直接关系,况且胞宫深居下焦,非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