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偏差的策略设计研究

小学生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偏差的策略设计研究

ID:20389949

大小:64.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13

小学生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偏差的策略设计研究_第1页
小学生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偏差的策略设计研究_第2页
小学生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偏差的策略设计研究_第3页
小学生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偏差的策略设计研究_第4页
小学生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偏差的策略设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偏差的策略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偏差矫正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宋河镇小学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弱势群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面对社会的高速变革,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逐渐显现.在社会大变革的潮流面前,弱势群体子女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的形势.对弱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子女关爱,对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们给予更多公平和社会扶持,是当今主流社会不容辞的责任。宋河镇是京山县的经济重镇。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观念在不断的进步,很多家庭因生意失利、下岗、

2、发生事故等诸多的原因造成家庭的变故,使一部分孩子沦为单亲、贫困子女或留守学生。同时,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寄养在亲朋好友家中或干脆寄居在学校。从我校来情况看,留守学生2005年有362人,占学校总人数的21.65%,2005年有346人,占学校总人数的19.8%。贫困学生有180人,占学校总人数的10.28%,单亲子女43人,父母残疾学生有25人,弱智26人,学校弱势群体总数为620人,占全校总人数的35.42%。2、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而由于种种原因,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常常在社会上、

3、学校里受到众多的歧视,长此以往不仅会使这些儿童心理偏离正常状态,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此,我校提出了《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偏差矫正的策略研究》。旨在创设和谐宽松的校园环境,研究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办法,帮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掌握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解决困惑的勇气和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推进素质教育。三、课题研究的界定本课题所涉及的“弱势群体子女”指:针对目前社会大环境来讲处于弱势地位的,在我校学习的外来务工子女;本地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学生

4、;身体有残疾的学生;留守学生。本课题所涉及的“心里偏差”指:比较轻微而又极其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一个人的不良态度、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倾向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就我校弱势群体子女存在心理偏差问题而言,主要指:自卑心理、孤独心理、排斥心理。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埃里克森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2、人本论人本论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二人为代表,重视主观经验感受及自我抉

5、择潜能,更强调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认为不良适应并非个人没有天赋成长倾向,而是由于环境阻碍或自我防卫,致使不能自由发挥个人潜能,或者由于缺乏环境激励,使个人受制于循规生活的保障与无奈,不能从事挑战性选择,以实现自我,所以个人愈能超脱现实的约束,便愈能勇往直前,成为一个成长导向的人。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由班杜拉等的实验研究,证明观察模仿可有效处理病态恐惧,强调直接改变行为本身,不必重视行为背后的动机与人格特质,只要增进个人与环境互动的技巧,不良的适应行为是可以改进的,且由于人类具有强大学习潜能,所以环境变迁恰好足以导致个体成长。4

6、、认知论认知论由艾里斯和贝克二人所发展,强调理性与逻辑思考的重要性,认为良好适应的个体不会因不理性的想法而造成生活上的困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会用“举证谬误”或“选择性萃取信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5、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关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的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关于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强调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在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6、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关于“三个面向”的论述及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献。转变学生高分低能现象,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一)

7、研究目标1、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加强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预防和纠正心理偏差,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发展自己,打下“身心俱健”的坚实基础。2、探索出一套适合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偏差矫正的基本策略。(二)主要研究内容1、调查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2、研究学校如何与社会、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3、如何建立学校

8、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创设和谐宽松的校园环境,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五、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宋河镇小学弱势群体家庭学生2、研究方法(1)课题研究前期,通过文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