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78011
大小:10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库尔勒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上)高二年级期中历史试卷(问卷)考试范围:选修一、选修四试卷页数:4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考号:非选择题(本题共6道题,其中1题16分,2题18分,3题16分,4题16分,5题18分,6题16分)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
2、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但识见深浅大不相同。——《中国全史》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材料三(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
3、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的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戊戌变法出现的历史根源。(4分)(2)材料二把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分析
4、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8分)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治初年的日本统治者和知识界激起奋发图强,迎头赶上的决心,并极力推进“西方化”进程。甚至激进地要求全面“西方化”,对“洋学”崇拜不已。但是,由于当时日本生产力水平低下,这使落后的日本在西方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日本人又不得不把眼光放低下来,从本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消化、吸收、运用西方教育模式与教育文化。——贾红霞《浅论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欧化之路》6材料二 1879年颁布的《教学大旨》中规定:“教学之要务在于
5、阐明仁义忠孝,”强调日本教育要根据祖宗的训典,培养忠孝仁义的思想品德,完成对臣民的教育任务。1890年,天皇下达《教育敕语》。规定日本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臣民“重国宪”,“遵国法”,“义勇奉公,以辅佐天壤无穷之皇运。”——安秀玲《析曰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材料三 随着美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以及伴随着强调社会改革的进步运动的举起,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应是民主观念的原则。应使每一个成员通过为他人和为社会的活动来发
6、展他的个性、中等教育必须以全体青年的完善和有价值的生活为宗旨,引导青年向着高尚的目标改造自己和社会。 ——《美国教育的发展》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3)对日本近代化而言,明治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4)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美国教育改革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6分)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
7、,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明袭暗杀)……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卷198材料二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章
8、梫《康熙政要》材料三杰出人物,只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却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只是由于这种趋势才出现的;没有这种趋势,他们永远也跨不过有可能进到现实的门阶。——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有哪些?(6分)6(2)材料二是康熙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过的一段话。依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6分)(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4分)4.(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