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ppt课件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ppt课件

ID:20350583

大小:201.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11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ppt课件_第1页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ppt课件_第2页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ppt课件_第3页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ppt课件_第4页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五章自身免疫病第一节概述(一)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auto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即在某些情况下,自身耐受遭到破坏,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体内检出自身抗体(autoantibody)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autoreactiveTlymphocyte)。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disease,AID):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二、自身免疫病的分类与特征(一)分类1、按自身抗原分布的范围分类(1)器官特异性(2

2、)非器官特异性(3)中间型2、原发性或继发性自身免疫病继发性自身免疫病:由特定外因所致,如眼外伤后的交感性眼炎。原发性自身免疫病:与外因无明显关系,可以是器官特异性、非器官特异性或中间型。3、按病程分类(1)急性局限性:如特发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急性全身性:如EB病毒感染后出现的多种自身抗体(3)慢性局限性:如重症肌无力(4)慢性全身性:如类风湿、SLE表17-1自身免疫病的图谱器官特异性非器官特异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原发性黏液性水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状腺毒症特发性白细胞减少症恶

3、性贫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活动性肝炎Addison病隐源性肝硬化绝经过早(少数病例)溃疡性结肠炎重症肌无力Sjögren综合征少年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Goodpasture综合征硬皮病寻常天疱疹皮肌炎类天疱疹盘状红斑狼疮交感性眼炎多发性硬化症晶状体源性葡萄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二)自身免疫病的共同特征1.某些AID有明显诱因,但多数病因不明2.女性多见,随年龄增高发病率增高,有遗传倾向3.患者外周血中存在自身抗体和(或)针对自身抗原的致敏淋巴细胞4.疾病的重叠现象5.病情迁移,发作与缓解反复交

4、替6.免疫抑制药物有一定疗效。第二节异常自身免疫应答的发病机制一、自身抗原方面的因素(一)自身抗原的改变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暴露新的抗原决定簇1.自身抗原生物因素抗原发生构像改变抗原被修饰或降解视为异物而被排斥2、自身抗原量的改变(二)隐蔽抗原的释放体内某些组织或器官(如脑、眼晶状体、睾丸、精子)由于特殊的解剖部位,在正常情况下不与免疫细胞接触,称为隐蔽抗原。这些抗原在胚胎期不与免疫细胞接触,故相应免疫活性细胞未被消灭或抑制。隐蔽抗原外伤、感染隔绝屏障被打破释放入血或淋巴系统激活相应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AID(三)针

5、对外来抗原的抗体与自身抗原发生交叉免疫反应二、免疫活性细胞方面的因素(一)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逃避“克隆丢失”在胸腺或骨髓内的分化或成熟过程中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基质细胞提呈的自身抗原肽-MHCII类分子凋亡此为阴性选择所致的“克隆丢失”.胸腺或骨髓功能障碍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可逃避阴微环境改变性选择免于被排除进入外周血循环后与相应自身抗原应答AID(二)淋巴细胞突变淋巴细胞理化、生物因素淋巴细胞突变抗原识别能力异常对自身抗原产生应答(三)淋巴细胞旁路活化1.Th细胞旁路2.多克隆激活3.独特型旁路THT或B无辅

6、助信号无自身免疫病耐受TH自身抗原辅助自身免疫病交叉抗原或与药物结合THT或BABA:正常情况下,针对自身抗原的Th细胞或克隆被排除,或功能受到抑制,故不能辅助效应T、B细胞发生自身免疫B:交叉抗原或药物与自身抗原结合,可通过其新的抗原决定簇激活相应的新的Th,导致自身免疫病T或BTH辅助自身免疫病膜相关抗原图17-2TH细胞旁路活化机制示意图C2、多克隆激活THT或B多克隆激活剂(如EBV、细胞内毒素)自身免疫病无辅助信号自身抗原耐受TH图17-3多克隆激活剂示意图自身反应性T、B细胞可通过多克隆激活剂(如EB

7、V或细菌内毒素)直接被激活EBV感染患者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少部分是特异性抗EBV抗体抗肌蛋白抗体、抗RBC抗体抗核蛋白抗体、抗淋巴细胞抗体辅助抗Id的THT或B细胞微生物抗原抗微生物抗体自身抗原图17-4A独特型旁路自身反应性T/B细胞带有的“公有独特型”可与微生物诱导的抗体或微生物本身发生交叉反应,从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图17-4B独特型旁路抗病毒抗体在结构上与病毒受体相似,其抗独特型抗体即是针对宿主细胞膜上病毒受体的自身抗体抗病毒抗体抗独特型(自身抗体)病毒病毒受体组织细胞三、免疫调节机制紊乱1.MHC-II

8、类抗原表达异常2.细胞因子产生失调3.抑制性免疫调节作用减弱四、生理性因素1.年龄2.性激素五、遗传因素的作用1.AID发病的家族性倾向2.MHC与AID易感性关联第三节自身免疫病患者检出的自身抗体(一)抗核抗体(二)RF(三)APL(四)ANCA第四节自身免疫病举例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因和发病机制:1、遗传2、性激素3、药物4、病毒感染二、RA本章重点:自身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