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圣 谛05

四 圣 谛05

ID:20302460

大小:4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四   圣   谛05_第1页
四   圣   谛05_第2页
四   圣   谛05_第3页
四   圣   谛05_第4页
资源描述:

《四 圣 谛0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雪歌仁波切主講「道次修心系列」之四聖諦051027手抄稿4/4四聖諦(五)苦諦有四個行相。「行相」的意思是,透由對這四個行相的了解,才能了解苦諦。所以,苦諦的行相,意思是它能幫助我們了解苦諦,反之,若對苦諦的了解沒有幫助,就不是苦諦的行相。為什麼苦諦需要四個行相?光是無常,足不足以說明苦諦?不夠。心裡思惟無常、苦、空、無我,這四者,透由思惟而在心裡有清楚的了解,進而生起對這四者的感受,才能算生起對苦諦的感受,此時,才可以說對苦諦的感受是圓滿的。若對這四者的感受不強烈,則對苦諦的感受還沒圓滿。思惟苦諦,主要是讓我們產生「輪迴

2、很苦,我沒有辦法一直待在輪迴裡啊!」的感受,有這種感受生起,才算是了解苦諦。要生起這種感受,必須先生起無常的感受,然後再依次第,從苦、空、無我,在心裡思惟,有一點點體會,才會了解「啊!輪迴是苦!」所以,了解苦諦,指的並不只是知道苦諦有這四種行相,而是了解整個輪迴都是苦。有這種了解,才算了解苦諦。所以要了解輪迴是苦,首先要了解,在輪迴中有無常的情況,有苦的情況,有空的情況,還有無我的情況,所以,體會到「輪迴中所有有漏的法,都沒有辦法可以成為我們依靠的對象」時,這種心的力量才算圓滿。這種「輪迴非常苦」的心情才會圓滿。若只了解無

3、常的話,由苦諦而生的出離心不會圓滿;只了解無常與苦,對苦諦上的思惟及感受也未臻圓滿。同樣的,集諦的因、集、緣、生四行相,對於了解集諦相當有幫助。原來,業與煩惱是這麼壞,帶給我如此大的痛苦;原來,業與煩惱,是苦的因、苦的集、苦的緣、苦的生。如此依次思惟,我們心裡的體會與感受會不一樣,然後,才會對於苦的因生起極大的恐懼。這四個行相在我們心中圓滿生起,才能算是了解集諦,或說對集諦的感受圓滿了。以上所講的苦諦行相,是從總的角度來談輪迴中一切法的共同處:無常、苦、空、無我。由於在每一苦上,都存在著這四個行相,所以,苦諦四行相,是從總

4、體面來談的,而不是從個別面去談苦。個別面的苦,即苦諦四行相中的第二項「苦」來看,從種類來區分,就有六苦、八苦、三苦。以六苦、八苦、三苦來說,思惟的次第,從思惟六苦下手會比較好。六苦解釋的內容,是上從非想非非想天,下至無間地獄,整個輪迴的情形。所以,從六苦的角度去思惟,較能掌握真正出離心的內涵。為什麼?因為,真正的出離心,必須包含從非想非非想天到整個輪迴的苦的出離心。所以,若沒有掌握這個整體面,只想著「這個人生好苦!」,就不是出離心,可能只是想從現在的狀況離開,要到另一個輪回的地方,例如天道。所以,要先了解我們從哪裡出離,辨

5、認出我們所要出離的輪迴範圍,是從非想、非非想天到無間地獄的所有輪回。而所有的輪回情況,就是六苦所解釋的內容。從六苦思惟而生起感受,可以幫助我們沒有遺漏地認識,就不會有「我要離開這裏,然後躲到另一個輪回地方」的想法,因而生起正確的出離心。但是,《廣論》裡卻先從八苦講起,而後才講六苦,這種講法也有它的好處。因為我們現在處在人道,若馬上從整個輪迴的角度去思惟,是有一段距離的,所以,先從身為人能體會得到的苦思維起。也就是從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取蘊苦,從人間看得到的八苦開始,進一步再慢慢擴大到整個輪迴的六苦,這

6、是一種思惟方法。不過,思惟六苦還是很重要。有些道次第的論典會直接談六苦,這是看個人的相應點。有些人的個性,要透由先思維人間八苦才體會得到苦,再擴大到六苦的思惟;如果自己的個性直接可以從六苦體會,就不用先想八苦了。六苦的內容是﹕一、無定過患,二、無飽足過患,三、數數捨身過患,四、數數結生過患,五、數數高下過患,六、無伴過患。六苦可總攝為三類(注一)﹕一、於生死中無有保信。其中無定過患、數數捨身、數數高下、無伴過患屬於此類;二、對安樂無飽足(無飽足過患)。三、無始無終的輪回(數數結生)。雪歌仁波切主講「道次修心系列」之四聖諦0

7、51027手抄稿4/4把六苦總攝為三類,更能掌握住「輪回總是苦」的想法,更能與出離心馬上連結。思維六苦有很多方法,也有不同的思惟次第。平常所講的思維順序和連接的關係是﹕由於我的親友、敵人、、、都是不定的(無定過患),在不定的情況,還是會有我所喜歡的,但對於所喜歡的,我一直努力做,還是不會滿足,還是會苦(無飽足過患)。一直不滿足的當下,就會一直努力奔波勞苦,到最後兩腳一伸,仍然要撒手,什麼都得離開我(數數捨身)。若是永遠的離開,不用再投胎也還好,但,它又要重新開始辛苦做(數數結生)。如此生生死死的過程裡,若投生的地方與前世等

8、級相近的話,就還不至於太辛苦,但事實上,我們會投生到完全不同的地方,重新投生的地方,是在六道中有時在上(人、天),有時在下(三惡道),苦上加苦(數數高下)。在這樣難忍的痛苦裡,若有同伴陪著倒還好,但是,根本沒有啊(無伴過患)!還有另外一個思維方法,就是《廣論》裏提到的六苦總攝三類的次第。先思維不定過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