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序贯干扰素

拉米夫定序贯干扰素

ID:20232009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拉米夫定序贯干扰素_第1页
拉米夫定序贯干扰素_第2页
拉米夫定序贯干扰素_第3页
拉米夫定序贯干扰素_第4页
资源描述:

《拉米夫定序贯干扰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拉米夫定序贯干扰素【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序贯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82例患者分成序贯组、干扰素组、拉米夫定组,观察治疗结束时、随访结束时的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率。结果HBVDNA阴转率,治疗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66.67%、60.87%、55.56%,序贯组、拉米夫定组高于干扰素组(P<0.05);随访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59.26%、31.82%、47.83%,序贯组、干扰素组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HBeAg阴转率:治疗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

2、分别为60.00%、26.09%、48.15%,随访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55.56%、18.18%、43.48%,序贯组、干扰素组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抗HBe阳转率,治疗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56.67%、17.39%、40.74%,随访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44.44%、9.09%、34.78%,序贯组、干扰素组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ALT复常率,治疗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76.67%、47.83%、62.96%

3、,随访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44.44%、9.09%、34.78%,序贯组、干扰素组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序贯组治疗慢性乙肝疗效优于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关键词】乙型肝炎拉夫米定干扰素干扰素、拉米夫定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我们采用拉米夫定序贯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以了解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和门诊患者,共82例。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均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同时排除干扰素禁

4、忌证患者及合并有失代偿期肝硬化者、自身免疫性肝病者、慢性丙肝者、脂肪肝者、酗酒者、有严重心肾疾病者。干扰素-α1b组(A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20~5l岁。序贯组(B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9~49岁。拉米夫定组(C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8~48岁。所有病例HBsAg、HBeAg、HBcAb皆阳性,同时HBVDNA>1×103拷贝/mL(正常值<1×103拷贝/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ULN、≤10ULN(正常参考值上限),总胆红素(TBIL)<34.2

5、umoL/L。3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ALT、HBVDNA定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6个月。1.2治疗方法A组干扰素-α1b组,赛若金(深圳科兴)5MU,隔日1次,疗程6个月;B组拉米夫定100mg/d应用5个月联合干扰素-α1b1个月以后单用干扰素-α1b6个月;C组拉米夫定100mg/d,疗程1年。1.3检测方法乙肝两对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HBVDNA采用深圳达安基因有限公司试剂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4观察项目3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停药后3、6个月各复查1

6、次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血常规。同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1.5疗效标准血清HBVDNA阴转,浓度<1×103拷贝/mL;HBeAg阴转,或HBeAg/抗HBe血清转换;ALT转正常。1.6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2结果2.13组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和生化应答的比较见表1。HBVDNA阴转率依次为序贯组(66.67%)>拉米夫定组(60.87%)>干扰素组(55.56%),序贯组、拉米夫定组高于干扰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序贯组和拉米夫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7、.05)。HBeAg阴转率依次为序贯组(60.00%)>干扰素组(48.15%)>拉米夫定组(26.09%),序贯组高于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扰素组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Be阳转率依次为序贯组(56.67%)>干扰素组(40.74%)>拉米夫定组(17.39%),序贯组高于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扰素组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复常率依次为

8、序贯组(76.67%)>干扰素组(62.96%)>拉米夫定组(47.83%),序贯组高于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扰素组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治疗结束时的病毒学和生化应答%(例)组别例数HBV-D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